地质科技情报

资源地质与工程

  • 青海省锡铁山铅锌矿成矿元素物质场结构及深部找矿潜力

    魏俊浩;李鹏;李义邦;陈丁杰;王海丰;钟永生;冯志兴;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铅锌矿是我国大型的喷流沉积型(SEDEX)矿床,赋矿围岩主要是大理岩和片岩,浅部主要为大理岩型矿体,深部主要为片岩型矿体。系统描述了不同矿石类型中铅锌矿体与黄铁矿的空间共生关系、矿体空间形态三维变化规律;利用局部奇异性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矿区Pb、Zn、Ag、Au等成矿元素物质场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2种分析方法均可表现元素物质场不同的结构特征,即:Pb、Zn、Au元素整体上沿着矿体的侧伏方向仍然有明显的向深部富集的趋势,且不受大理岩的影响,在片岩中物质场所反映的元素富集程度依然很强;Ag元素整体上从浅部到深部在矿化空间内均有明显的不连续富集特征。锡铁山铅锌矿水平方向上元素分带由远至近(由西向东)依次为Mn-Fe-S-Ag-Pb-Zn-S-Au,垂向上元素分带由上到下依次为Mn-S-Ag-Pb-Zn-S-Au,同时系统研究了成矿元素物质场中元素富集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讨论了锡铁山深部找矿潜力。

    2021年02期 v.40;No.197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3K]
  • 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冉子龙;李艳军;

    伟晶岩型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稀有金属矿床类型之一,也是当前国际矿床学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该类稀有金属矿床在分类、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伟晶岩成岩方式和稀有金属富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伟晶岩通常与母质岩浆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但不少也与母质岩浆无成因关系。伟晶岩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熔体/流体具有低黏度、富水、高分散性、富碱等性质,可导致P、F和B等元素在伟晶岩中的极端富集,使其与稀有金属组成各类络合物或化合物而迁移与富集。富含Li-Cs-Ta(LCT)型伟晶岩与S型花岗岩关系紧密,成矿物质主要起源于黑色页岩等海相沉积物质,而富含Nb-Y-F(NYF)型伟晶岩常与A型花岗岩联系紧密,属同源岩浆演化和矿化。花岗质岩浆分异结晶和地壳或地幔岩石的部分熔融是伟晶岩两种主要的形成方式。流体不混溶作用、富助熔组分花岗岩浆高度结晶分异和热液交代作用3种富集机制可用于解释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形成。

    2021年02期 v.40;No.197 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7K]
  • 关中盆地新生界地层划分对比与第四纪下限

    宋友桂;兰敏文;刘慧芳;张茂省;付晓芬;宁强强;

    关中盆地巨厚的新生代沉积为研究区域构造、沉积环境演变与古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地质记录,但目前对新生界地层划分和第四纪下限问题仍存在争论。基于钻孔和剖面资料,结合古地磁和生物地层,对关中盆地新生界地层进行了梳理和修订,就第四纪下限和新生界地层划分与对比问题进行了探讨。岩性地层、磁性地层、生物地层证据以及气候变化特征等都支持将第四纪下限定在传统三门组的黄三门与绿三门的交界处或风成黄土与红黏土的界线之处,即松山负极性向高斯正极性转换处(M/G),古地磁年龄为2.6 Ma。基于关中盆地钻孔和剖面的古地磁数据及前人资料,划分了新生界地层,重新厘定了各沉积地层的沉积年代,将新近纪和第四纪沉积分为风成相和河湖相两套同期异相沉积地层序列,风成红黏土的年代延伸到中中新世,建议将中新世的风成堆积命名为段家坡组。这对关中盆地沉积环境形成演化与古气候变化研究、盆地资源开发以及地质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2期 v.40;No.197 2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9K]
  • 川南地区龙马溪页岩气体滑脱效应实验研究

    胡德高;杨峰;舒志国;郑爱维;郑何;吕斌;

    针对页岩储层气体滑脱效应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不清问题,选取四川盆地长宁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样品,开展了低温氮气吸附孔隙结构表征实验,并利用非稳态脉冲衰竭方法测量了不同围压下氦气、氮气在页岩岩心上的气体渗透率,分析了平均孔隙压力、气体类型、围压对滑脱效应的影响,建立了滑脱因子的预测关系式。结果表明:压力低于2.5 MPa时,页岩气体滑脱效应不能忽略。由于"分子筛效应"的影响,页岩克氏渗透率与测试流体介质类型有关,以氦气为流动介质测试得到的克氏渗透率大于以氮气为流动介质的测试结果。滑脱效应与气体类型有关,龙马溪组页岩的氦气滑脱因子约为氮气滑脱因子的1.7倍。利用滑脱因子计算得到围压为10~40 MPa时,氦气在页岩上的有效渗流孔径为113~166 nm,氮气的有效渗流孔径为66~99 nm,均远大于液氮吸附法测试的平均孔径。建立了龙马溪组页岩气体滑脱因子与克氏渗透率的幂函数关系,为页岩气流动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2021年02期 v.40;No.197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南海南部陆缘盆地裂陷-漂移-前陆期构造演化及沉积响应:以礼乐盆地为例

    裴健翔;张成;王亚辉;王康;刘娟;王少凯;

    通过礼乐盆地构造-地层-沉积分析,查明了其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特征,揭示了其与南海扩张事件的成因联系,为南海边缘海演化研究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礼乐盆地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经历了3个差异显著的阶段,即古新世-早渐新世陆缘裂陷-滨浅海碎屑岩沉积阶段、晚渐新世-早中新世裂离漂移-浅海碳酸盐岩沉积阶段、中中新世以来周缘前陆挠曲沉降-区域差异沉积阶段。古新世-早渐新世,古南海向东南俯冲,华南古陆陆缘因水平引张力作用发生被动裂陷,形成礼乐盆地;此时以滨浅海环境为主,受碎屑物源供给控制,在盆地西北部发育一系列规模相对较大的辫状河三角洲,礼乐盆地东部、南部邻近古南海,仅在孤立隆起边缘发育规模较小的扇三角洲。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古南海持续俯冲,新南海扩张,礼乐-巴拉望地块裂离华南古陆,向南漂移,盆地沉降缓慢,断层活动弱;此时以浅海-半深海环境为主,碎屑物源匮乏,盆地北部发育大型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南部总体为半深海环境。中中新世以来,新南海扩张停止,礼乐-巴拉望地块向菲律宾岛弧俯冲碰撞,礼乐盆地进入周缘前陆期,以非对称挠曲沉降为特点,水深增大,断层活动增强;此时以半深海-浅海为主,盆地北部总体以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为特色,盆地南部局部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礼乐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古南海俯冲-消亡、新南海扩张-关闭过程密切相关。

    2021年02期 v.40;No.197 4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0K]
  • 莺歌海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及模式

    徐建永;赵牛斌;徐仕琨;赵新伟;

    中新统海相烃源岩是中国近海莺歌海盆地主要油气供给层段,也是我国新生代海相烃源岩的典型代表。综合利用地质、地球化学和古生物等资料,在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莺歌海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形成模式。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发育中等-好级别的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并具有较强的横向与纵向非均质性;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受古气候、古生产力、水介质条件、沉积速率及海平面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发育以莺东斜坡带梅山组、三亚组为代表的海相陆源型和以东方区、乐东区梅山组为代表的海相内源型2种模式,其中以海相内源型烃源岩生烃条件最为优越。

    2021年02期 v.40;No.197 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0K]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区铁边城区块长8储层成岩致密化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

    康昱;陈刚;张卫刚;黄军平;夏晓雨;霍建伟;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高压压汞和流体包裹体等多种测试分析,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区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长8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物性、成岩作用和致密化过程及其与油气充注成藏的时序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岩石类型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储集性能较差,平均孔隙度为7.34%、平均渗透率为0.11×10~(-3)μm~2,属于较为典型的(特)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以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为主,成岩演化阶段主体已进入中成岩A期;储层成岩-致密化过程先后经历了早成岩A-B期压实+胶结减孔、中成岩A_1期溶蚀增孔+胶结减孔、中成岩A_2期胶结减孔3个主要阶段。早白垩世末(100 Ma)最大埋深之前的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根本原因,造成孔隙度分别降低了21.14%和14.0%,溶蚀增加的孔隙度仅为1.76%;早白垩世中期2个主要幕次(123 Ma和105 Ma)的大规模烃类充注-成藏事件开始发生时,储层孔隙度已在晚期胶结作用影响下降至7.82%,成为典型的(特)低孔-超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因而具有"先致密、后成藏"的特征。

    2021年02期 v.40;No.197 6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4K]
  • 热液衍生石油及其有机质研究

    尤继元;柳益群;李义军;周鼎武;李哲萱;杨奕曜;

    石油与天然气的成因长期存在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的争议。近年来,全球不同大洋洋底热液衍生石油的发现,为更进一步探索油气成因提供了新的思考。在回顾有机生油假说和无机生油假说基本理论和二者争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热液衍生石油及其有机质的特点和研究进展。然后结合三塘湖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中热液喷流沉积的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认识:(1)热液衍生石油的有机质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和洋底低等生物,该生物是围绕热液喷口生活的嗜热、嗜毒、耐高温生物;(2)热液衍生石油不需要埋藏来持续提供热量,海底热液活动为其提供了物质和热量;(3)在有机质与深源热物质流体发生物理化学作用的过程中,有机质"瞬时"(时间很短)热解成油,部分转化为类似于石油的产品。热液衍生石油及其有机质的研究不仅能进一步深化人们对油气成因的认识,而且对非常规石油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2期 v.40;No.197 7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8K]
  • 巴音都兰凹陷巴66扇体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岳佳恒;黄传炎;曹兰柱;王宏霞;郑荣华;吴健平;项鑫;刘慧;

    为了确定巴音都兰凹陷巴66扇体的成因类型和特征,利用岩心、岩石薄片、测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其沉积特征、控制因素、沉积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表明,巴66扇体为间歇性洪流经短距离搬运后快速沉积而成的扇三角洲,扇体水动力以重力驱动为主导,平面延伸短,内部分异差,整体呈朵状,具有"小平原-大前缘"的相带特点。扇体主要特征为: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低,以杂乱块状砂砾岩为典型岩相;测井曲线具有高幅、齿化、多突变接触等形态特征;地震相包含乱岗状、前积状、席状等类型,并据此划分出平原,前缘(近、中、远端),前三角洲或湖相等相带。综合分析认为斜坡带之所以发育扇三角洲主要受凹陷背景环境、古地貌控制:(1)隆起物源、盆窄(无宽缓斜坡)、湖阔等背景条件保证了物源供给以及短距离搬运的条件;(2)凹槽古地貌提供了砂体发育空间,坡折带改变了坡度,分割了可容纳空间并控制了相带分布,水下低凸起影响了扇体平面形态展布,最终构建了巴66扇体的沉积模式。

    2021年02期 v.40;No.197 8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89K]

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

  • 浙江省玄武岩台地稳定性评价:以嵊州市地雅园滑坡为例

    张俞;徐兴华;卢琰萍;冯杭建;唐小明;殷坤龙;

    玄武岩台地型滑坡是一种特殊的滑坡类型,此前对其稳定性的研究较少。以嵊州市地雅园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首先基于详细的地质资料采用三维模拟软件进行了建模;然后基于P-Ⅲ型分布曲线确定了降雨重现期,分别采用岩土软件MIDAS进行了滑坡稳定性模拟与三维运动模拟平台DAN3D软件进行了滑坡影响范围计算;最后对影响地雅园滑坡稳定性的因子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降雨强度对地雅园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不同,最不利工况为百年一遇降雨工况,此时滑坡稳定性系数为0.946,破坏概率为65.25%,影响范围最大增加了36.83%;内摩擦角和降雨是影响地雅园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子。分析原因认为玄武岩台地型滑坡稳定性主要与硅藻土滑带、节理裂隙面的发育情况、降雨入渗滞后性有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2021年02期 v.40;No.197 9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3K]
  • 拼装式顶管接头抗弯刚度及管节内力计算

    冯鑫;张鹏;马保松;周浩;

    随着顶管断面尺寸不断增大,管节的运输问题逐渐突显,拼装式顶管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在现有拼装式结构接头基础上,提出了拼装式顶管管节横向接头的连接方式,并以螺栓拼装式管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横向接头抗弯刚度计算模型,结合盾构管片梁-弹簧模型,提出了拼装式管节结构计算方法。其内力计算结果表明:拼装式和整体式管节内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拼装式管节的侧壁弯矩小于整体式管节,顶部和底部弯矩大于整体式管节,二者内力无急剧变化;从内力分布与大小看,拼装式管节是可用的。

    2021年02期 v.40;No.197 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9K]
  • 深孔绳索取心钻进用无固相防塌钻井液试验

    朱旭明;乌效鸣;郑文龙;蒋子为;迪娜·木拉提;

    为应对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普遍发生的垮塌、造浆、钻杆内壁结泥皮等问题,完成了基于聚乙烯醇(PVA)为抑制剂的无固相防塌钻井液室内研究。通过泥页岩滚动回收试验、膨润土临界加量试验、泥球浸泡试验以及电动电位测试等对比了常用抑制剂的抑制效果;通过配伍性试验确定了增黏剂及降失水剂的种类和加量;对比了不同种类的污染物对所获配方钻井液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NaCl、KCl等常规无机盐抑制剂,聚乙烯醇具有较强的抑制性,且抑制性与聚合度呈正相关;黄原胶(XC)、磺化褐煤树脂(SPNH)、磺化沥青(FT-1)可用作配制该钻井液的增黏提切剂和降失水剂;该配方钻井液可抗35%NaCl、4%CaCl_2以及12%钙土的污染,能满足110℃温度范围内的使用要求,可在3 000 m深度范围内的强造浆地层、破碎地层、盐膏层等复杂地层中使用。

    2021年02期 v.40;No.197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5K]
  • 考虑注浆作用的矩形顶管竖向土压力计算模型

    周浩;周千淼;谈力昕;张鹏;马保松;

    针对矩形顶管上竖向土压力计算模型研究较少的现状,借助Terzaghi土压力计算理论,结合矩形顶管工程特点建立了考虑注浆作用的矩形顶管竖向土压力计算模型,提出了改进的竖向土压力计算公式;依托苏州某矩形顶管工程中竖向土压力实时监测数据,探究了其变化规律并验证了该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土体中的剪切带从管道外壁两侧产生并沿竖直方向发展,且可贯穿至地表;临界状态下剪切带上的膨胀角完全发挥,以临界内摩擦角及其正弦值计算剪切带上的摩擦系数;不同的注浆压力下,管道上方可能出现"主动土拱"和"被动土拱"。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包络矩形顶管竖向土压力范围。

    2021年02期 v.40;No.197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5K]

环境地质与水文地质

  • 硫代砷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地下水中的赋存特征:以大同盆地为例

    赵欣;孙书堂;谢先军;

    硫代砷酸盐作为富硫地下水中砷的重要赋存形态,在其迁移转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硫代砷酸盐的标准合成方法流程复杂、操作繁琐,限制了对地下水中硫代砷酸盐赋存规律的研究。为此,首先改进了硫代砷酸盐标准物质的合成方法,采用操作简便的水热法合成了硫代砷化合物标准物质,建立了基于HPLC-ICPMS的硫代砷化合物分析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01μg/L;探讨了不同保存条件对硫代砷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干冰速冻-20℃是地下水硫代砷酸盐样品的最佳保存条件。应用上述方法对大同盆地地下水中的硫代砷酸盐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40%的水样中均检出硫代砷酸盐,最高质量浓度可达209.90μg/L;弱碱性还原条件有利于硫代砷酸盐的赋存,且硫化物质量浓度对硫代砷酸盐的生成有重要控制作用。对地下水中硫代砷酸盐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富硫地下水中砷的迁移转化规律,丰富和完善高砷地下水成因理论。

    2021年02期 v.40;No.197 13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7K]
  • 资江河口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分析

    刘文辉;马腾;李俊琦;武显仓;於昊天;

    资江是洞庭湖的第二大支流,其中上游锑(Sb)矿采矿冶炼工业发达,给资江下游及洞庭湖区带来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风险。以资江河口区为研究区,采集了132个农田土壤样品及7个资江水样,综合采用多种污染评价方法、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区重金属进行了污染评价及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表现为Zn>Cr>Ni>Pb>Cu>As>Sb>Cd,旱田土壤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除Pb外均高于水田。Sb、As、Cd为主要污染元素,Sb达到了中等污染和中等生态风险的程度,总体处于轻微-中等生态风险程度。资江水体Sb质量浓度较高,平均为10.51μg/L。Sb主要来源于中上游的锑矿工业,受高锑质量浓度地表水灌溉、垃圾填埋场以及燃煤等人为活动的控制;Cd主要来源于农药化肥、生活垃圾和城镇废水等人为活动;Cr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而Cu、Zn、As、Ni、Pb受成土母质和人为活动的双重控制。

    2021年02期 v.40;No.197 138-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7K]
  •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溶解有机碳季节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张志麒;张一鸣;黄咸雨;杜华;莫家勇;屈万国;皮婷;

    亚热带泥炭地在水源涵养、碳储存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保护价值。溶解有机碳(DOC)是泥炭地中容易受到外界扰动的一部分碳,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DOC可能通过降解或横向迁移从泥炭地中流失,潜在地威胁了泥炭地的碳储存功能。然而,目前对于亚热带泥炭地DOC如何响应季节性尺度的环境变化还缺乏深入的认识。以位于北亚热带的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季节尺度的泥炭孔隙水DOC浓度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以及环境参数的监测。结果显示,在大九湖泥炭地中,表层0~10 cm的泥炭孔隙水DOC浓度和光谱参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DOC浓度和光谱参数还表现出明显的深度差异性。相关性分析显示,DOC浓度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参数直接受控于泥炭孔隙水的电导率和氨态氮浓度,可能还间接受到泥炭地水位和孔隙水硝态氮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季节性水位波动引起的泥炭水化学参数和营养盐的变化,可能显著改变表层泥炭DOC动态,需要重视这种季节性波动对亚热带泥炭地碳储存能力以及生态功能的影响。

    2021年02期 v.40;No.197 147-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0K]

新技术新方法

  • 川西北前陆双鱼石地区砂箱物理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张连进;黄家强;罗强;何宇;于豪;杨荣军;梁霄;周政;邓宾;

    基于川西北前陆双鱼石地区地震构造解释和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等,揭示川西北前陆盆地构造变形特征、过程与形成演化机制。标准模型、标准地层模型和断坪-断坡结构模型物理模拟实验揭示出川西北双鱼石地区具有双重构造扩展变形特征,受底部滑脱层系和断坡结构带联合控制,其深部物质变形形成典型冲起构造。断坡结构带对上覆下古生界构造变形及其断裂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部分断裂体系易于形成高效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源岩-古生界储层"源-储"输导体系。前陆扩展变形带逆断层与相关冲起构造易于形成深部隐伏的双重构造,前陆盆地隐伏构造由新生代晚期构造扩展变形形成,但其构造变形相对较弱,因而具有较佳的晚期油气保存富集条件。"自然界原型到实验模型"的砂箱物理模拟为解译前陆盆地演化过程及其油气富集等提供了独立有效的手段。

    2021年02期 v.40;No.197 15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9K]
  • 磁铁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研究

    栾燕;孙晓辉;刘民武;何克;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技术在矿物微量元素分析方面具有原位、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等优势,近年来磁铁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研究进展迅速,并在地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长安大学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实验室Agilent 7700X四极杆等离子体质谱和Photo Machines Analyte Excite 193 nm激光,建立了LA-ICP-MS测定磁铁矿原位微量元素组成的分析方法。以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玻璃标样BIR-1G、BHVO-2G、BCR-2G和GSE-1G为校正标准,采用无内标-多外标法对磁铁矿中微量元素进行了定量计算,并测定了NIST612和自然岩浆磁铁矿BC28的微量元素组成,以评估本实验室建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NIST612所有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30)变化于1.31%~6.33%之间,多数元素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及前人LA-ICP-MS方法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BC28大部分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30)小于10%,其中11个重要微量元素与前人LA-ICP-MS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基本小于10%。以上结果表明本实验室建立的方法可以实现对磁铁矿原位微区微量元素的分析测定,分析数据结果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1年02期 v.40;No.197 16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 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域剥蚀程度评价的指示:以青海省东昆仑大场金矿田为例

    詹小飞;魏俊浩;王震;

    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相关特征,对青海东昆仑大场金矿集中区开展矿床、矿田尺度的剥蚀程度研究,可以为评价区域成矿潜力提供有力支撑,具有快速、有效、低成本的优点。选取青海省东昆仑大场金矿田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以热液渗滤晕分带理论为指导,依据区内金矿床原生晕在空间的分带性和次生异常的结构相似性,建立了整体成矿元素分散流与原生晕共性的元素组合和元素分带序列,分别采用了元素比值法、三角图解法和元素分带序列法来选取区域剥蚀程度评价参数,并结合实地地质矿产特征,评价了大场金矿田及周边地区7个异常区的剥蚀程度大小。研究结果表明:扎拉依北、格涌贡玛、东达哈日乌拉、照大额北地区的剥蚀程度较高;旁海、启得喜然地区的剥蚀程度中等;扎拉依-大场、照大额南地区的剥蚀程度一般;同时利用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多种评价指标的对比使用,可以有效快速地对区域剥蚀程度开展评价,为成矿潜力评价提供支持,对找矿勘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

    2021年02期 v.40;No.197 176-185+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1K]
  • 基于t-SNE降维算法的区域化探数据中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可视化:以英格兰西南部为例

    陈军林;闫岩;彭润民;

    区域化探数据中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提取出蕴含在这些数据中的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对于区域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化探数据通常包括数十个元素,属于高维数据,隐藏在这些高维数据中的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无法直接从数据中观察到。针对这个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简称t-SNE)算法的高维区域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模型。t-SNE算法是一种非线性降维方法,特别适用于高维数据集的降维和可视化。选择对岩性鉴定比较稳定的元素,通过t-SNE算法将高维化探数据降维到人眼可观察的一、二、三维,把降维之后的变量表达为栅格图,通过三原色混合等方法进行可视化,从而把隐藏在高维化探数据中的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可视化表达出来。以英格兰西南部某地区水系沉积物区域化探数据为例进行研究来检验t-SNE算法在高维化探数据可视化上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1)通过t-SNE算法对高维化探数据进行可视化得到的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研究区的地质体空间分布情况;(2)可视化的效果与t-SNE算法的目标维度和复杂度两个参数密切相关。在t-SNE算法中设定要降维到的目标维度越高,所显示的地质体信息越详细。(3)基于t-SNE算法的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效果比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效果更好。本文研究表明基于t-SNE算法的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方法能够很好地将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可视化表达出来,对于推断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1年02期 v.40;No.197 186-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5K]
  • 米兰科维奇旋回识别与天文标尺的建立:以莫索湾地区莫21井三工河组一段为例

    徐健;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依据米兰科维奇理论识别划分旋回,是对传统层序地层学的有力补充,具备高等时约束性,可实现高分辨率旋回识别与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莫索湾地区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之一,其中三工河组一段发育了有效的、成规模的致密气储集层。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数据,通过频谱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目标层位进行了米兰科维奇信号识别与旋回划分。以405 ka周期滤波曲线作为基准,借助三工河组底界地质年龄,建立了浮动天文标尺。研究表明,三工河组一段存在米兰科维奇旋回。短期偏心率125 ka周期控制厚度约为29.73 m的旋回;斜率54 ka周期控制厚度约为12.47 m的旋回;岁差24 ka周期控制厚度约为5.62 m的旋回。三工河组一段地质年龄为189.951~190.800 Ma,共识别出了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由此划分出了7个五级层序,沉积速率从下到上,虽呈现出"减小-增大-持续减小-持续增大"的趋势,但整体变化不大;发育了B1、B2、C1三种类型的短期基准面旋回。

    2021年02期 v.40;No.197 197-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7K]

新发现

  • 幕阜山复式岩基西北缘新发现微斜长石伟晶岩型铌钽矿化

    李艳军;魏俊浩;张文胜;冷双梁;冉子龙;

    <正>花岗伟晶岩是Li、Nb、Ta、Be和Cs等战略性关键金属的重要成矿岩石类型之一~([1]),其成矿作用也是当前矿床学研究热点之一。国内花岗伟晶岩及相关稀有金属矿产分布广泛,包括新疆阿尔泰、松潘-甘孜、江南造山带、滇西-藏南等伟晶岩成矿带~([2])。江南造山带中段的幕阜山地区已发现仁里~([3])、传梓源~([4])及断峰山~([5-7])等超大型-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图1-a)。近期又在复式岩基南端黄柏山及仁里外围分别发现了良好的Nb-Ta和Li矿化~([9-10])。由于这些重要Li-Nb-Ta矿床的发现,使该地区有望成为我国一个新的铌钽等稀有金属资源基地~([3])。南端的仁里等伟晶岩型矿床中铌钽矿化发育于富钠长石的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和钠长石伟晶岩中~([3,8,11]),其成矿与钠长石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2,4])。

    2021年02期 v.40;No.197 208-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8K]

  • 《地质科技通报》栏目重点刊发方向

    <正>(包括但不限于)资源地质与工程常规一非常规油气资源富集机理与勘探开发稀有、稀散、稀土、稀贵元素等新兴关键矿产资源成矿机制与勘查新型能源(地热、天然气水合物、潮汐能等)勘探开发海陆矿产资源发育背景及分布规律

    2021年02期 v.40;No.19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8K]
  • 《地质科技情报》更名为《地质科技通报》的启事

    <正>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新出审[2019]1510号),《地质科技情报》于2020年第1期正式更名为《地质科技通报》(ISSN 1000-7849,CN42-1904/P)。《地质科技通报》办刊宗旨为:着力报道地学工科研究领域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促进地学学术交流,引领地学学科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建设。

    2021年02期 v.40;No.197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2020年度《地质科技通报》优秀审稿专家

    <正>《地质科技通报》原名《地质科技情报》,自创刊以来一直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帮助。稿件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对稿件质量的把关离不开审稿专家。为了感谢审稿专家对《地质科技通报》发展所做的贡献,编辑部根据2020年度审稿专家在审稿质量、审稿速度、审稿数量等方面的情况,经正副主编会议研究,评选出15位专家为2020年优秀审稿专家。现将名单公布如下:

    2021年02期 v.40;No.197 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