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 洋脊分段研究进展

    吴树仁,陈庆宣,谭成轩

    概述了近10多年来大洋中脊构造分段研究方面的某些新成果,重点介绍洋脊分段现象、分段结构和层次、分段机制和洋脊分段逐步扩展过程,并以大西洋中脊的宏观分段现象和分段扩展过程为例,提出洋脊超1级分段的初步构思,进而简要探讨了洋脊分段研究的构造意义。

    1998年02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南乌拉尔与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对比与启示

    刘嵘,桑隆康

    通过对俄罗斯南乌拉尔造山带Maksyutov杂岩的野外考察及资料分析,并与大别HP-UHP变质地体进行对比后认为,两个高压超高压变质产物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如:皆处在起源于微陆、微洋、多岛海环境的俯冲碰撞带、缺乏与超高压变质作用同期的岩浆作用和洋壳消亡证据等。进一步探讨二者形成机制的共性,有利于揭示陆壳俯冲及折返过程中物质的运动特性,查明俯冲带内构造热演化与岩浆作用关系等重要地质问题。Maksyutov杂岩中的块状石墨可能源于金刚石,这一认识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有机成矿流体研究进展

    张志坚,张文淮

    介绍了有机成矿流体的概念、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由于有机成矿流体是在金属矿床成矿过程中起重要或主要作用的、经过一定距离迁移的、含有机质的流体或呈流体状态的有机质,因此“异源有机质”对于金属成矿的作用特别重要,从而大大拓展了生物成矿学的研究领域。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油气勘探开发中的软件综合集成技术

    叶加仁,曾芳金

    介绍了POSC的概念、宗旨及其定义的软件集成平台和数据模型,认为软件集成平台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应用软件系统实现可移植性、互操作性和规模可变性的关键;在分析国内外软件集成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发展我国油气勘探开发软件集成技术提出建议,指出应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跟踪国际上POSC技术的发展趋势、组织多学科专门研究人员协同攻关、采取开发与技术转化并重的策略,使POSC技术中国化。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应用加速器质谱计测定~(41)Ca地质年龄的研究进展

    刘存富,周炼,王佩仪,胡超涌

    综述了41Ca的起源、加速器质谱计测量的特点以及41Ca在地质年龄测定中的应用。41Ca半衰期为105a,它可用来测定5×104~106a地质样品的年龄。天然样品中w(41Ca)/w(40Ca)比值很小,只能用AMS测定。目前,检测w(41Ca)/w(40Ca)比值的灵敏度可达10-15。在全球气候变化、古人类学研究及医学示踪研究中应用41Ca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面向21世纪的科技期刊主编岗位培训

    曲梅兰

    面向21世纪的科技期刊主编岗位培训曲梅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根据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和新闻出版署人教司1997年文件精神,1998年12月前,凡纳入全国统一刊号的科技期刊,其专职主编、副主编、编辑部负责人最少应有一人参加岗位培训并经考试...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地下水流动系统在河间地块岩溶渗漏评价中的应用

    王增银,韩庆之,万军伟

    在对清江半峡水利枢纽柳山河间地块岩溶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地下水流动系统模拟了河间地块不同地带流线分布,进而分析了该河间地块岩溶发育规律,评价了岩溶渗漏问题。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协同进化——生物发展的全球观

    徐桂荣,王永标,龚淑云

    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前提。生物界的协同发展是主导,生物间的斗争或竞争是次要的。自然选择的中心是环境变化,生物进化是克服环境的限制,协同地完善抗熵机制。新灾变论排除了“优胜劣汰”的理论,也警告人类必须保持生物多样性。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分形理论在断裂工程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以鄂西恩施、建始断裂为例

    汪华斌,吴树仁,吕贻峰

    运用分形理论对鄂西恩施、建始断裂的几何分形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选取有代表性的碎裂岩作了粒径—频度分析,表明其同样具有分形结构,分维值可以定量地反映恩施、建始断裂同为地壳上部浅层构造,几何结构较为简单,构造活动性弱,分别趋于构造衰亡和发育成熟阶段。在这两条断裂附近通过水系的分形统计结果分析,断裂几何分维值的意义与其最后一次活动表现出的水系切错和同步弯曲现象相吻合。分维值可以作为断裂工程活动性评价的一个定量指标。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德国大陆科学钻探的地壳流体研究

    张泽明

    简要地介绍了德国大陆科学钻探过程中地壳流体的研究成果,以及与流体研究相关的某些问题。德国两个大陆科学钻孔提供了可达9101m深结晶基底中古流体和现代流体样品,以及它们留在矿物和岩石化学、同位素成分上的指纹。据此,可以再造地壳流体的时空分布、化学成分、迁移途径、源区和演化过程。

    1998年02期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莫来石研究及应用进展

    刘平,叶先贤,陈敬中

    对莫来石的固溶范围、平均结构、非公度调幅的有序化方式及应用研究进展作了综述,通过对莫来石的研究,能够为它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强调应进一步加强对莫来石的固溶范围和非公度调幅有序化方式的研究。

    1998年02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蒙皂石-乙二醇有机复合体结构模型修正

    雷新荣,陆琦,刘惠芳

    通过对一例蒙皂石-乙二醇有机复合体的结构研究,修正了传统的结构模型,并从化学键、有机分子构型及层间域的有效空间等方面综合考虑,证明了所提出的新结构模型的合理性。在新的结构模型中,乙二醇分子为梯形排列,单位晶胞所容纳的乙二醇分子为4个,每个乙二醇分子可与硅酸盐层基底氧形成两个氢键,并且乙二醇分子的构型显示了极性分子的性质,层间域Ca离子和剩余水分子正对于六方网环的中心,与另一侧的乙二醇分子相对应,新结构模型的可信度因子R=0.081。

    1998年02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哀牢山硅质岩特征及其意义

    魏启荣,沈上越,莫宣学

    “三江”地区哀牢山两类硅质岩的岩性组合、放射虫生态组合、稀土元素(REE)和硅同位素(δ30Si)特征表明,哀牢山晚泥盆世(D3)硅质岩属浊流成因,沉积于深海环境,证明扬子地台西缘在晚泥盆世(D3)时已裂开了一个深海槽;早石炭世(C1)硅质岩属哀牢山蛇绿岩的组成单元,形成于半深海环境,暗示哀牢山蛇绿岩代表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洋盆;海水深度、氧逸度条件、陆源物质及火山物质是影响哀牢山硅质岩稀土组成和硅同位素组成的因素。

    1998年02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硫在岩浆熔体中的溶解行为综述

    朱永峰

    对火山放气过程中硫行为的研究是研究岩浆氧化状态及估算火山排气量的一种有效手段。硫在硅酸盐熔体中的溶解行为与其氧化状态紧密相关,硫在硅酸盐熔体中的溶解度取决于氧逸度、硫逸度和O2-在熔体中的行为,且熔体中硫的溶解度与其中水的含量呈反比关系。常压条件下硫在熔体中的溶解度与SiO2的含量呈反比关系,在还原环境中硫在熔体中的溶解度与熔体中FeO含量呈正相关。在氧化性岩浆中硫的溶解度较高,这可能是硫自地幔或下地壳迁移至近地表火山环境中的有效机制。

    1998年02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丁旋

    简述了十五万年来古气候变化旋回及其中的短期波动事件,如新仙女木事件;概要地介绍了黄土、古海洋沉积、冰岩芯、树木年轮、洞穴碳酸钙等的古气候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并指出在古气候研究中,必须注意多种方法的互相对比印证,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1998年02期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广西金牙金矿床的成矿流体

    王红梅,张文淮,祁士华

    通过对成矿流体的无机成分、同位素等特征及有机成分的光学、谱学特征的分析,认为成矿流体是一种复杂的流体,至少由两种流体组成,一种是与地层有关的油田卤水(有机流体),另一种是含SO2-4的流体。此外,大气降水也参与了成矿,并从无机和有机相互联系的观点出发,探讨了两种流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指出了微观的找矿标志

    1998年02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四维地震技术与油藏管理

    张学文,张菊康

    简要介绍四维(4D)地震油藏监测技术的含义及其在油田开发与油藏管理方面的应用,对开展一个4D项目需要考虑的因素作了分析,并对4D技术在近期有望取得的进展进行了预测。4D技术可通过多次的3D测量来监测油藏中油气水的运动以及压力变化,进而确定剩余油的分布,提高油气采收率。

    1998年02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裂缝储层岩芯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徐思煌,梅廉夫,袁彩萍,李春梅,倪昌祥

    针对目前裂缝岩芯检测的技术缺陷,建立了裂缝面、地层层面及钻井井身等产状要素之间的空间几何学联系,利用这种联系可以确定非定向取芯井裂缝的真实产状,研制了裂缝岩芯检测资料处理系统软件,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确度;应用该技术对江汉盆地王场地区潜江组非砂岩进行了研究,结果揭示了目的层裂缝成因类型、空间分布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据此所提出的靶区经钻探已获得油流,说明该技术具有实用价值。

    1998年02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敏感因子模型

    蔡鹤生,唐朝晖,周爱国

    以系统分析理论为指导,在讨论环境因子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差异性、评价单元的不均一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敏感因子模型。该模型突出了对人类活动具有决定性制约作用或者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大的环境因子(或状态)——敏感因子的作用。并应用于三峡工程库区巫山县城新址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结果表明应用该评价模型所得结论更符合实际。

    1998年02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有机包裹体荧光显微分析技术简介

    叶松,张文淮,张志坚

    简介了有机包裹体荧光机理、荧光显微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通过荧光显微分析可查明沉积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判断油气形成、演化和运移阶段,用于油气资源的勘查评价。

    1998年02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江海堤防治理不当引发的隐患

    李大心,王传雷,祁明松

    以江海堤防灾害调查中发现的由于岸坡挡墙设计没有考虑地下地质状况造成的岸坡塌陷、江汉江边由于工业排水设施不当引发的岸坡土堤侵蚀以及由岸坡防治工程施工质量引发岸坡刚性水泥板下的洞穴为例说明,加强江海堤防治理前的地质调查、治理过程中的质量检测以及治理后的定期监测是确保堤防安全的重要措施。

    1998年02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国外高校环境专业教学的几点启示

    靳孟贵

    在评介欧美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教学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国外高校环境专业教学具有基础宽厚、选课灵活、注重实践教学及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等特点;建议我国环境工程教学应进一步拓宽基础,发挥特色,多设选修课,健全选课机制,加强实践教学。

    1998年02期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