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 地幔柱构造理论研究若干问题及研究进展

    赵国春,吴福元

    介绍了目前地幔柱构造理论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和最新进展,许多证据显示,地幔柱是来自于核幔边界附近的D″层,导致D″层发生热扰动并产生地幔柱的热动力源于外地核的不均匀加热作用;一个新启动的地幔柱在穿过整个地幔的缓慢上升过程中会形成巨大球状顶冠和狭窄尾柱;地幔柱巨大球状顶冠会导致地壳发生上隆、区域变质作用、地壳深熔作用、构造变形作用和大规模火山作用,形成大陆或大洋溢流玄武岩;地幔柱狭窄尾柱的长期活动会在上覆运动板块上形成一系列热点火山链。最后讨论了地幔柱构造与板块构造关系,并阐述了地幔柱构造在当前大地构造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隆升幅度及隆升速率研究方法综述

    王国灿

    对有关隆升幅度和速率定量研究的古生物、古气候法、古地理法、地质压力计法、热年代学方法及变质作用p-T-t轨迹法作了概括,重点阐述了近年来热年代学方法在隆升幅度和速率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此外,对这些方法应用的前提和条件作了评述。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 论利用牙形石色变度值研究碳酸盐岩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

    赖旭龙,周汉文,祁士华

    牙形石色变度──CAI值是一项有效的古地温指标,它不但可以帮助确定低级-极低级变质碳酸盐岩的最高变质温度,而且可以判别变质类型。本文在介绍牙形石CAI值研究现状及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运用CAI值进行低级-极低级碳酸盐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及探讨。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 深海洋底热泉生态系和冷泉生物研究综述

    阴家润,王薇薇

    现代海洋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在深海火山活动和板块消减带所形成的地质背景下分别可能有海底热泉和冷泉的存在。在这种海底热泉和冷泉区的特殊环境中能够孕育海底热泉生态系和冷泉生物。它们能够依靠体内共生化学厌氧合成细菌产生营养,因而可以存在于完全缺氧的还原环境。海底热泉和冷泉生物学研究是对传统的生物学和地质学的挑战,人们还可以通过古代海底热泉和冷泉生态系的识别和分析,对涉及生命发生、生物演化、生物灭绝、缺氧事件、海底火山活动和古板块消减带等诸多问题加深认识和反思。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盆地地史模拟述评

    叶加仁,陆明德

    论述了盆地地史模拟的一般研究方法,认为回剥法是现今重建盆地沉积史与构造史最精确的方法;详细讨论了地层压实校正、不整合处理和构造沉降分析等主要数学模型及其适用范围;并在介绍地史模拟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地史模拟的发展方向。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 台湾“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报道

    徐钰林

    台湾"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报道应"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筹备会的邀请,本人于1995年3月21日赴台北参加了"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此会议的大陆学术代表团共计89人,中国地质大学共有9名学者参加。会议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按照...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金刚石的不纯净组分与地幔流体的研究

    郑建平,路凤香,成中梅,郭晖

    金刚石生长阶段所捕虏的不纯净组分,能够提供大量地幔流体的信息。本文从金刚石的成因研究,表征地幔流体的固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及流体的制约因素等方面讨论了金刚石不纯净组分与地幔流体的关系。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热液过程贵金属的共生分离机制

    张生,李统锦

    依据国外贵金属最新水热实验研究和溶解度计算结果,对热液条件下金、银和铂族元素的共生分离机制进行了综述,指出源岩特征、热液性质和活动历史、配合物类型及其热动力学性质、贵金属相对溶解度和沉淀物理化学条件等因素值得予以重视。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广西合山煤田中的滨岸带海绵骨针岩及其地质意义

    黄凤鸣,黄和,王根发,陶继文,温显端

    发育在晚二叠世合山组主采4煤层及其分层底板的硅质岩含有大量的海绵骨针,向陆过渡为黑色泥岩或具根化石的铝土质粘土岩,向海则相变为燧石灰岩,这种海绵骨针硅质岩为原生沉积成因。在沼泽化过程中,炎热潮湿的气候及繁盛的植物使原先的沉积岩发生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由此产生的胶状SiO2随地表水进入滨岸地带,与海水中带有正电荷的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沉淀下来。而富含SiO2的海水及极少陆源碎屑供给又为硅质海绵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向陆、向海海绵骨针岩的缺失说明海绵群只生活在海岸线附近。因此,这些发育在主采4煤层及其分层底板的海绵骨针硅质岩可大致反映研究区当时沉积水体的岸线位置。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复杂性理论与滑坡动态预测研究新思路

    周萃英

    概述了复杂性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滑坡态研究的影响;在概滑坡预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动态预测的研究进展,最后是关于预测的几点思考,亦即滑坡动力学预测的研究方向。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时间谱电阻率法可行性初探

    黄力军,罗延钟

    基于层状导电和可极化大地表面,电偶源电场水平分量Ex(t)和磁场垂直分量时间导数瞬变响应的计算结果,分析和概括了阶跃响应随电磁(EM)和激电(IP)效应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和肯定了建立时间谱电阻率法的可能性。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地震层析成象技术及其在盆地研究中的应用简介

    程日辉,杜旭东,杜小弟

    介绍了地震层析成象技术的研究现状及野外地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成象原理和方法、模型的地质解释,并用实例分析了其在盆地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 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进展

    王岳军,张琴华

    针对当前地球科学发展正以系统科学理论来探讨地球的性质与行为以及地球各圈层的演化规律与相互作用过程的发展趋势,比较系统地回顾了近20年来我国大陆动力学在构造地质、地球物理、地质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我国大陆动力学研究方向。

    1995年02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抬升──剥露的一种动力学机制分析

    韦必则

    综述了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的基本构造特征,认为运用体粘滞性流变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发育过程及其抬升-剥露动力学机制。

    1995年02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露头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雷振宇,周洪瑞

    以豫西中-新元古界为例,探讨日前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重要的问题。认为地层堆积类型转换面及沉积相序向上突然变浅的间断面是层序界面的间接标志。深切谷并非存在于所有的Ⅰ类层序界面,其产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河流均衡剖面的坡度与暴露的海底地形的坡度差。此外,在露头研究中,副层序应该以沉积相序的演变及海泛而作为划分和鉴别的主要标志。

    1995年02期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 中酸性侵入岩氧化钾平面分布规律及其与地壳厚度的关系

    吴珍汉

    燕山地区中生代陆内造山作用强烈,形成数百个中生代中酸性侵入体。本区侵入岩(wsio2为60%~76%)的氧化钾分布具有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特征。燕山北区中酸性侵入岩K2O含量普遍较高,平均为5.0%,而燕山南区中酸性侵入岩K2O含量平均为4.0%。统计分析表明,燕山陆内造山带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氧化钾与地壳厚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直线方程为wk20=0.374十0.101H;地壳厚度是决定燕山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氧化钾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与板块边缘岛弧带火山岩氧化钾空间分布的主要制约因素明显不同。

    1995年02期 57-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 热液系统流体输运-化学反应耦合动力学综述

    何文武

    输运-反应模式通过连续质量守恒方程进行描述,它表示为主要组分的N+M个耦合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这些方程可以通过有限差分或有限元等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利用准静态近似法,涉及平流、分子扩散和水动力弥散作用的地球化学系统的演化在时间上通过一系列静止状态模拟出来。模拟实际地质系统的动力学实验对输运-反应耦合动力学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1995年02期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 深海固体矿产商业化采矿:幻想与现实

    陈宗团,张吉林,徐脉直

    简要回顾了人类在深海固体矿产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历史,从勘查、采矿系统、冶炼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深海采矿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需要、国际法与深海采矿的关系等方面讨论了人类实现商业化采矿的前景;笔者认为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无论是从调查技术和方法或是采矿和选冶技术来看,技术上基本是成熟可行的。单纯就技术方法的可能性看,30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期,有可能实现商业化采矿,但考虑到国际法保证程度、环境污染以及国家关系等这些难以估计其影响程度的因素,人类真正实现商业化采矿,则需要更长一点时间,可能要到下个世纪中叶才能实现。

    1995年02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微束分析技术在有机岩石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刘大锰

    介绍了扫描电镜能谱、透射电镜、二次离子质谱、激光微探针质谱、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等几种微束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系统地论述了其在有机岩石学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并较详细地阐述了利用上述技术研究塔里木盆地烃源岩显微组分的结果。

    1995年02期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 德国大陆超深钻概况

    韩吟文

    德国大陆超深钻概况韩吟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德国是继苏联之后第二个设计和实施以科学研究为目标的大陆超深钻的国家。在1981年"联邦德国大陆超深钻计划"研究报告发表后,1986年在巴伐利亚州东北部的上普法尔茨地区选定了超深钻井位,并于1987~198...

    1995年02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