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 糜棱岩及其与其它区域变质岩的区别

    徐树桐

    糜棱岩形成于深部,以柔性变形为主或多或少保留脆性变形残迹,这是由于物性的不同,也是由于变形的塑性阶段的应变硬化造成的,一些高应变率的产物也可以生成于蠕变造成的糜棱岩中,因为积累于强烈变形带中的能量都有缓慢释放和突然释放过程的交替。在所提出的糜棱岩定义中,作者将变形行为作为糜棱岩的主要标志。按照这个定义,可以从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中分出一些新的糜棱岩类型。文中提出了一个便于野外应用的包括糜棱岩在内的断层岩分类表。在此分类中,形成于深部和浅部的断层岩有完全对应的结构。

    1988年03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6k]
  • 国际地科联构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的下一个五年计划

    <正>构造专业委员会根据受权调查的范围提出下一个五年计划(1988—1993),目的是支持和鼓动把构造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不同时代和不同尺度的岩石变形研究。一、就构造地质学和重要国际地学计划等事项向国际地科联执委会提出建议,如协助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制订有关构造地质学的计划方案。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讨论,并需要执委会给予指示。

    1988年03期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高温高压岩石变形实验及其地球动力学的意义

    金振民

    本文综述了美国最近二十年以来高温高压岩石变形实验的新进展;介绍了近代变形实验仪器的主要类型和技术指标,变形实验成果的应用范围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同时对我国开展高温高压岩石变形实验研究工作提出希望和建议。

    1988年03期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 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陈建渝

    <正>有机地球化学以自然界(主要是地质体)中有机质的组成、性质,分布及其演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它是地质学(特别是沉积学)、有机化学、生物学相互渗透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近20年来在基础理论及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领域迅速扩大。油气地球化学是有机地球化学的重要分支。它已成为油气勘探中三大理论基础之一(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以及地球化学)。目前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油气成因理论的发展。近年来丰富的勘探实践及大量模拟实验对70年代初提出的干酪根热降解成油说作出了不少修正和补充,低成熟油的发现、非干酪根成油的可能性、深层(9000米)油气的存在、

    1988年03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变形岩石优选方位研究的进展

    钟增球

    本文介绍了近十年来变形岩石优选方位的有关研究进展,包括优选方位的测试方法、表示方法、实验成果及其在地质上的应用等。测试方法中应用较广泛的方法——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较快速、易于自动化操作的方法,而近年来才开始应用的中子衍射法具有很大的前景,它适用于较大颗粒集合体,能一次获得完全的极图,这是X射线衍射法所做不到的。取向分布函数(ODF)看来是迄今最优的表示方法,随着计算机的推广,将越来越普及。在以往共轴压缩(或拉伸)实验变形的基础上,Schmid及Tullis等最近又成功地对方解石及石英进行了简单剪切变形实验,其有关成果文中给予了介绍。变形岩石优选方位在地质上的应用始终是广大地质工作者关心并致力探讨的课题。近年来,结合变形实验以及对典型地区的研究,在优选方位型式与应变大小、路径、历史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所突破。

    1988年03期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 华北石炭—二叠系地层研究新进展

    关世桥

    <正>1981至1987年间,煤炭部第一地质勘探公司对华北地台上的石炭一二叠系地层,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华北石炭一二叠纪含煤地层划分和对比》把石炭一二叠系地层研究推进了一步。过去一般认为华北地台上只存在有中石炭世晚期沉积,这次在辽宁复州湾及其他地方发现含有中石炭世早期标准化石的一套地层,从而肯定了中石炭世早期沉积的存在,并把它命名为“复州湾组”。对华北地台二

    1988年03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金伯利岩的深部硫化物和铜-镍成矿作用的某些特点

    В.В.Дистлер ,莫耀支

    <正>为了解决铜-镍矿床矿体成因和起源的一系列问题,有必要在上地幔及其岩浆衍生物的硫化物矿化作用研究方面进行专门工作。根据大多数研究者的意见,金伯利岩中的深部捕虏体(深源包体)可作为提供上地幔物质状态特点的样品。迄今为止,文献中已积累了说明这些深源包体的硫化物矿化作用的大量实际材料,这就可将我们所获得的资料与之进行对比,从而得到硫化物的较全面的特征。由于要解决上地幔的结构和成分问题,金伯利岩深部捕虏体岩石学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广

    1988年03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矿物-溶液间REE的分配系数及其影响因素和地质地球化学意义

    干国梁

    本文基于前人测得的橄榄石、石榴子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斜长石和H_2O之间的REE分配系数,讨论了矿物成分、结构和物理化学条件(t、p)对REE分配系数(K_(REE))的影响,提出了预测矿物—溶液间K_(REE)的三条准则,即矿物成分准则、矿物结构准则和溶液成分准则。根据这些准则,本文预测了各种硅酸盐矿物和不同成分溶液(H_2O、Cl~-、F~-、CO_2、CO_3~(2-)、HCO_3~-)之间的K_(REE),并分析了矿物、岩石蚀变过程中REE的活动性和REE的变质热液成矿作用。

    1988年03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定量岩石地层学研究现状

    张光前

    定量岩石地层学自60年代以来有了迅速发展。本文简单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近几年有关的一些新方法,例如,用于复杂地层对比的Martinson方法,旋回类型分析中的环流分解方法以及沉积环境定量研究中的最可预测面方法,并通过一定的实例加以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发展、完善这门新兴学科,促进地质学研究的定量化和自动化。

    1988年03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华南二叠系生物礁的地层学意义初探

    罗新民,肖劲东,李学杰

    笔者于1982年研究湘甫上二叠统剖面时,发现郴县华塘乡三合、桐木桥、太排冲长兴组发育生物礁,具有明显岩隆地貌,南北线状断续延伸,长达40公里。礁体由浅灰色块状礁灰岩组成,造架生物为串管海绵;粘结生物有古石孔藻、管壳石;附礁生物有腕足类、有孔虫、钙藻等。二叠系生物礁遍及华南,空间分布不连续,时间延伸从西南往东北,层位渐趋抬高。因生物组合相似,岩石类型及基本层序可以对比。华南二叠系生物礁具有穿时性,持续性,还具有三度空间地层体的客观物质单位—组的性质。

    1988年03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迅速发展中的计算渗流力学

    胡尊国

    <正>现代高速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引起了科学研究内容的深刘变化,促使许多传统学科向计算学科发展。于是像计算物理,计算化学以及计算力学等一批新兴计算学科应运而生。 一般来讲,其复杂初、边值条件下难以求得微(积)分方程的解析解。特别是当方程是非线性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通过电子计算机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微(积)分

    1988年03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圈闭评价中的系统工程研究(摘要)

    熊维纲,成金华,张双喜

    <正>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圈闭的含油气评价,能够有效地综合多层次、多方面和多类型专家的思想,使地震、测井、化探、地层、岩相、地温甚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得到充分利用和优化处理,达到圈闭评价科学化、、高效率化的目的。圈闭评价是指对某一给定圈闭进行含油气性分析,它包括圈闭质量、油源条件的评价,生、储、盖组合的评价、运移条件以及保存条件的评价等。实现用系统工程方法来评价圈闭,就是要建立一种能有效综合多方面资料、体现多专家思想的评价模型,然后将这种模型用计

    1988年03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饱和粘性土渗透性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冯晓腊

    土体的渗透性,同强度和变形特性一起,是土力学中几个主要力学性质,岩土工程的各个领域都与土的渗透性密切相关。影响饱和粘性土渗透性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主要有粘粒含量,矿物成分,溶液性质,孔隙大小、形状、连通性。由于以下原因使饱和粘性土的渗流规律出现偏离达西定律的现象:①粘粒表面结合水的异常性质;②渗透水流的机械作用;③实验误差。在建立渗透模型时,由于无法考虑所有影响因素,故不可避免地要采用一些假设。本文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测资料,将土体中的孔隙和孔隙水这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当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根据土体中孔隙、孔隙水的类型、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合理地解释了不同压密状态土体的渗透规律,指出了对饱和粘性土体渗透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1988年03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八十年代国外流体包裹体理论研究的某些新进展

    黄伟林

    多年来包裹体的研究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1.作为包裹体研究的理论基础的盐—水和混 合气体的热力学相图资料并不丰富,包裹体研究的假设(恒容、封闭、均匀体系)并非无懈可击。2.可供包裹体研究的显微超微量分析的仪器和超微量化学分析方法并不完善。80年代流体包裹体界的研究人员针对这些问题作了各种尝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四点:1.合成流体包裹体的研究,不仅为包裹体研究提供了标准样,而且可作为研究热力学相图及高温高压下流体性质的工具。2.包裹体形成后的过热拉张、溶解—沉淀与再平衡的研究,为检验包裹体研究的假设以及解释变质岩、沉积岩中的包裹体研究结果提供了实验依据。3.各种盐—水体系、混合气体热力学相图的应用,使冷热台上包裹体的研究更加深入。4.各种显微、超微量分析仪器和超微量分析方法在包裹体研究中的运用获得了成分和同位素方面的信息。本文侧重介绍80年代国外流体包裹体界在理论方面的某些新进展,供读者参考。

    1988年03期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 喷流岩及其识别与找矿

    张复新

    喷流岩已被确定为热液流体在洋底的沉积。海底喷汽物通过火山口、网脉开口裂隙喷发出来,形成洋底层状沉积物和开放空间中的脉状充填物。由一种或几种作用形成的喷流岩中,仅有少数是含矿的,或者指示附近有矿床的存在。当前的问题是如何识别喷流岩,并在地质勘探中精确地辨别哪些喷流岩是含矿的,哪些是不含矿的,然后把这种认识应用到矿山勘探中去。总之,这些研究领域是相当广阔的。本文介绍了目前关于喷流岩的新概念,喷沆岩划分的主要类型,当前喷流岩的研究现状,并根据国内外一些已知的喷流沉积成因矿床的实例,提出喷流岩的识别原则,以及喷流岩指示矿体存在的判别标志。

    1988年03期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 成矿热液系统中水的多来源研究综述

    姚书振

    成矿热液系统中水是多来源的,有岩浆水、下降的天水、同生水、海水、变质水及地幔初生水等,这些水都各有不同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岩浆水由岩浆结晶分出面形成岩浆热液及其有关矿床;下降天水和同生水受热循耳可形成独立的合矿热液,也可与上升岩浆热液混合或从深部进入岩浆房参加热液成矿系统;在海底成矿环境中海水循环热液系统是海相热液—沉积矿床的主要成矿介质;变质水则是含矿变质热液的主体并趋向于在变质前锋区及前锋区前成矿;地幔初生水可沿深大断裂自动上升到地壳浅部成矿,也可随岩浆熔体上升或进入变质带进而参加热液成矿系统。在地壳中,有单一热波形成的矿床,两种或多种流体混合形成的矿床也不乏其例。

    1988年03期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 金在热液中的迁移形式

    汪东波

    有关现代地热体系及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的化学组成的系统的研究,结合高温高压下金的溶解度实验表明:形成金矿化的热液具有弱酸—中性—弱碱性(pH=pH_n+1~pH_n—1)的特征,HS~-,Cl~-,HCO_3~-是形成金的配合物的重要配体。在通常的弱酸—中性—弱碱性介质中,金主要以[Au(HS)_2]~-形式迁移,而在高温、强酸性、强氧化介质中金以[AuCl_2]~-,[AuCl_4]~-,Au_2Cl_6(HCl)_2(气态)形式迁移。虽然产生金矿化的溶液仅含ppb级的金,但是在充分长的时间和合适地质环境中也能沉淀成矿。

    1988年03期 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 巴布亚新几内亚金矿地质考察记

    孙培基

    西南太干洋地区,特别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近年来是世界范围内寻找金矿的热点之一,在这里连续发现了几个世界级的大型金矿。本文介绍了巴市亚新几内亚不同金矿类型的几个典型矿床(如利希尔火山岩型金矿、潘古纳斑岩型Cu-Au矿床,米酉玛脉金矿),总结了这些矿床普查找矿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开展金矿勘查评价有重要借鉴意义。

    1988年03期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混合岩矿物空间分布研究及其意义

    刘景波

    混合岩中脉体是多成因的,如何区分脉体的成因是研究混合岩的一个关键问题。脉体中矿物在空间的分布特征是区分不同成因脉体的标志之一。利用线切法或接触—频效法进行接触类型的统计,在此基础上求出随机分布条件下的期望接触频数。某种接触类型实测出现的数目与期望接触频数之比定义为R。R值反映出矿物在岩石中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随机分市特征的偏离程度。同类接触中R<1为规则分布;R=1为随机分布;R>1为集聚分布。不同成因的脉体其R值有较大差异,当脉体为注入或深熔作用的产物时,脉体中的矿物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R值为1或接近于1;当为变质分异或交代作用的产物时,脉体中的矿物在空间上不呈随机分布,而为集聚分布或规则分布,R值显著大于或小于1。以此可以区分不同脉体的成因。

    1988年03期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 发挥高校综合优势,促进校局横向联合——周口店1:5万区调报告通过最终验收

    <正>受北京市地矿局的委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包的周口店幅1:5万区调任务,从1984年10月—1988年3月经历了三年半灼时间,在武汉顺利通过了最终验收。周口店地处北京西山南段,其地质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研究程度也相当高,因此,测制第二代1:5万地质图具有很高的难度。为了有效地完成这项任务,我校专门组建了由10名正副教授、10名讲师为主体的北京西山队。参加这个队的所有教员照常完成校内的现行教学任务,每年利用暑期三个月的实习时间,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三年多来,这个队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生产任务和科研工作,同讨还培养了十四名研究生和六十五名大学本科生,获得了教学、科研、生产约全面丰收。为我校教学改革和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经验,为发展横向联合开创了新篇章。

    1988年03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一种铅同位素地质找矿的新方法

    蒋少涌

    本文介绍了一种铅同位素找矿的新方法。该方法由澳大利亚的B.L.Gulson博士创立,它是基于不同矿化作用(包括风化带中铅的表生浓集)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特征或同位素标志,铅同位素在次生环境下,其特征(或标志)并不改变的原理。

    1988年03期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苏联积极发展人造超硬材料

    汤凤林

    <正>由于人造超硬材料各向同性的力学性质比天然金刚石好,所以这种材料在苏联钻井碎岩材料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先后研制成功并用于生产上的超硬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人造金刚石:单晶人造金刚石有ACO、ACD、ACB、ACK、ACC(ACKC)、ACM和ACCH,其中ACK和ACC的强度超过了天然金刚石。聚晶金刚石有ACB、ACпK,CB,CBC和CBCп,其强度与ACK、ACC相近,但冲击韧性大、脆性小。

    1988年03期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超痕量元素分析现状

    林守麟

    <正>超痕量元素分析是指ngg~(-1)—pgg(-1)含量范围元素的测定,对这类分析方法的主要要求是高的检测能力与可靠的分析结果。目前最适合于超痕量分析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这些方法的检测能力大略如下:检出限≤10ngm1(-1)者: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2个元素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53个元素感耦等离子发射光谱法59个元素直流等离子发射光谱法26个元素原子荧光光谱法31个元素检出限≤0.01ngm1(-1)者:

    1988年03期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锶同位素方法在地层研究中的某些应用介绍

    杨杰东

    本文介绍了Sr同位素方法的原理、实验方法和在地层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Sr同位素方法和其它一些地层学方法,如古地磁方法和稳定同位素方法相比不需要那样高的采样密度,也不受地区、纬度和沉积相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应用较为简单。Sr同位素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全球海相沉积地层的对比、海陆相地层的鉴别和地层年龄的估测。特别是近几年来DePaolo和Ingram,Palmer和Elderfield,Kovach利用化石样品精确测定出显生宙海水~(87)Sr/~(86)Sr比值对地质时间的变化曲线,为建立“高分辨Sr同位素地层学”奠定了基础,Sr同位素地层学方法在解决许多地质学、地球化学、古海洋学和全球性事变学等问题中都是十分有益的,其应用将日益广泛。

    1988年03期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岩石磁性组构及其在构造地质中的应用

    黄万夫

    岩石磁性组构是指岩石内部决定磁化率各向异性强度和方位的矿物组构。它们能反映岩石形成过程或经历构造变动过程的一系列地质信息。本文在简单评述岩石磁性组构的物理学含义与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在构造地质分析中,磁性组构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之一的应用现状。这里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1)磁性组构与岩石应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2)磁性组构在剪切带研究中作为岩石相对运动的指向标志;3)磁性组构有可能揭示某些构造形迹的成因机理。最后,指出了磁性组构在构造地质分析中的应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1988年03期 115-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 厚冰之下没有地震

    白桦

    <正>在格陵兰与南极大陆的内陆部分之所地以观测不到大的地震,据说是因为这些区长年被巨厚冰层所覆盖的缘故。美国孟菲斯州立大学的A.C.乔斯敦发表了这一理论。格陵兰与南极的内陆部分,过去确乎不曾有过地震的观测记录。自从1957年为国际地球年以来,这些地区的地震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心。抱着震级只要在4.5以上就不放弃观测的态度,20年

    1988年03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沉积环境分析知识系统简介及其应用

    梁波

    知识系统是人工智能中最富应用特色的研究领域。正因为如此,尽管它诞生还不过十余年,但发展迅猛,引人注目。实践表明,用代码和程序来合理表达地质体的结构信息,充分考虑地质分类的多层次性,巧妙利用带有经验性和模糊性的地质知识,实现分析的结果图形输出是设计地质知识系统时难度较大而又最为关键的环节。本文最后从应用角度出发,介绍了笔者实现的一个用于沉积环境分析的知识系统、它的结构、工作流程及应用实例。

    1988年03期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统计方法在大滑坡性状预测中的应用

    别叶尔列B.P. ,韦元伶

    <正>由于开发丘陵和起伏极大的新地区,滑坡预测意义重大。滑坡的特点正如许多工程地质过程一样,都与各种复杂因素相关。滑坡预测方法的选择只有在明确确定各种预测方法应用的可能性及其应用条件后才有可能。分析已发表的资料可以看出,不久以前,滑坡预测的主要方法从采用确定性模型,在模

    1988年03期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