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及评价模型研究的新进展

    赵鹏大

    本文根据1986年意大利国际数学地质会议资料,概述了近年来国际上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数学模型研究中的十项进展:1.用回归分析的新进展检验早期的工作;2.帽矩阵及单元分类;3.推广的波松回归模型;4.空间分析;5.贝叶斯理论——把主观信息与客观度量结合起来的一种最好方法;6.资源评价与运筹学的结合——最优勘查战略与决策;7.资源评价的“信息水平”及“成矿有利程度”指数;8.“点过程”理论,点的空间分布模式;9.分布理论、抽样理论及发现统计学;10.对多元分析在资源预测及评价中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1987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西德能源及环境地质研究动态

    晏同珍

    本文就西德能源开发及环境保护方面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某些地质理论和技术问题予以简报和评述。这两方面的问题很多,文中只涉及到煤、核燃料、石油、地热能开发勘探研究以及核电站、水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与核废贮存、城市垃圾处理方面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动态。

    1987年01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 朝鲜检德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

    王魁元

    1985年8月,笔者参加地质矿产部赴朝鲜检德铅锌矿考察团对该矿床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了朝鲜地质学家对该矿床地质概况的介绍,本文简略介绍检德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供有关方面参考。

    1987年01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全苏第二十届大地构造学术会议在莫斯科召开

    叶士忠

    <正>1987年1月26日—28日在莫斯科大学召开了“苏联大地构造和矿产分布规律的现实问题”的第二十届全苏大地构造学术会议。来自苏联各地、各部门的构造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学家,矿山地质学家等共5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宣读了反映苏联在大地构造学领域的现今研究水平的专题报告,论文33篇。它们是:

    1987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伸展构造和拆离断层

    朱志澄

    伸展构造和拆离断层是当前国内外构造地质学界一项引人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伸展构造类型、伸展构造模式、伸展量的估算问题、伸展、挤压和重力滑动的关系,研究伸展构造的意义,结合我国实例较全面地论述了伸展构造和拆离断层的基本方面。文章特别强调我国东部伸展作用表现强烈,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应该认真总结其规律,提高到新的理论高度。

    1987年01期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 “面向”——构造研究中有意义的概念

    周玉泉

    长期以来,地质学上使用的面向(face)概念多用于地层,指岩层原生的上部表面。后来这个概念被引入到构造研完,成为用来描述一个构造的方位和受这个构造影响的岩层变新方向之间相互关系的术语。构造面向可分为褶皱面向和断层面向。它们已经成为确定地层相对层序或构造研究中的一个有用的术语。褶皱面向指沿褶皱轴面垂直于褶皱轴并指向较新岩层的方向。野外观察到的褶皱可以分为面向上、面向下两大部分,还有一种即非面向上,也非面向下的特殊类型褶皱,称为面向中和褶皱(如轴面水平褶皱)。根据一个世代的褶皱构造都将面向一个相同方向的原则,可以同它来研完褶皱几何形态和区分不同期次的重褶皱。断层面向指断层面内垂直于层理迹线且指出较新岩层的方向。断层面向在构造研究中的用途很多,它可以提供构造成因的一些证据,还可以判断复杂构造中褶皱作用和断裂作用的顺序等问题。

    1987年01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法国SPOT卫星

    刘建国

    <正>法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SPOT—1已于1986年2月22日从法国Guiana空间中心由阿里安娜火箭送入轨道。23日地面站已接收到第一批图象。卫星定位准确,其轨道参数为:近地点为818.269km(设计为816.6km);远地点为833.198km(设计为836.3km);轨道倾角为98.77°(设计为98.74°)。经过一系列检测,5月6日宣布SPO~T

    1987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第六届国际定量地层学学术讨论会概况

    王仁铎

    <正>由国际地科联定量地层学委员会和我国有关单位共同负责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定量地层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8日至18日在中国湖北江陵召开。与会代表共82人,其中有五位著名的外国专家,他们是应邀到会上作报告的。在开幕式上,地矿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副局长刘光鼎教授致了开幕词。他指出:“这次会议着重介绍以F.M.格拉德斯坦(F.M.Gradstein)

    1987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滑线场和碎裂流学说评述——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中的一个新观点

    张抗

    本文评述了滑线场和碎裂流学说。P.Tapponnier等根据走滑断层分析和模拟试验提出滑线场理论,对中国大地构造作了新的解释。他们把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碰撞作为该区构造发展的决定因素,解释了维缅带以西的挤压和以东向洋扩散(挤出)。J.J.GallaSher进一步发展了上述思想,强调拼合大陆的不均一性和基底力学性质及组构的影响,强调中国东西部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岩石的不同性质及基底断裂的复活。中国大陆在印度板块的挤压变形中产生了碎裂流构造。上述观点认为“板块”不是刚体,都抛弃了把太平洋板块俯冲作为东亚构造主导因素的传统意见,而强调大陆向大洋的蠕散扩张。

    1987年01期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Ewald奖的设立

    柴钢

    <正>国际结晶学会决定,对在结晶学领域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赠以Ewald奖。该奖以PaulPeter Ewald的名字命名,他对作为结晶学基础的国际结晶学会的设立作出了很大贡献。该奖由奖状和奖金组成,在三年一度召开的国

    1987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地壳中的流体与岩石变形

    B.E.Hobbs,郑亚东

    <正>本讲要点包括:1.地壳中流体存在的依据;2.流体的起源;3.流体的压力;4.地壳中水逸度的分布;5.水一二氧化碳混合物;6.破裂与矿脉。重点是流体的一些特征和对变形的影响。一、地亮中流体存在的依据地壳中有流体的主要依据有三:1.变质作用各种变质岩,从绿片岩相到麻粒岩相岩中发生很多变质作用,表明如果不是水压力大致等于总压力,至少也导流体压力大致等于总压力。

    1987年01期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会讯

    徐国风

    <正>1936年12月3日到9日,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了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这是一个多学科、跨部门、有二百几十名地质学家参加的盛会。采用了各种方式交流了184篇学术论文,他们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国家地震局、煤炭部、石油部、冶金部、城乡建设及环境保护部、有色总公司、铁道部、水电部、核工业部、化工部、国家建材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教委

    1987年01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花岗岩区单元-超单元-岩基段填图方法概述

    洪昌松

    近几年英、美等国加强对花岗岩地区的区域地质研究工作,采用了近似于对沉积岩区的填图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是对秘鲁海岸花岗岩岩基填图中创立的单元-超单元-岩基段填图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花岗岩岩基是复式岩体;花岗岩岩基是多幕深成活动造成的;侵入体的成分和结构的分带,常是多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填图中要解决的关键是:查明花岗岩岩基和岩体的内部结构;查明花岗岩的侵位序次;建立起不同等级的构造单元或填图单位;寻找岩基的典型地段和典型剖面。我国已在江西等省开始进行这种花岗岩地区新填图方法的实践工作。

    1987年01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太古代地幔的性质和成分

    金志云

    <正>近几十年来,人类对现代地球的活动已有比较好的认识。但是,我们对于地球是怎样形成的认识却是极其初步的。关于大陆、水圈、地幔和地核是怎样和何时演化成现在的状况,我们知道得都太少了。尽管地质记录至少能帮助我们后推到38亿年前,甚至可以到43亿年前,但我们也仅能得到有关年轻地球的性质和构造作用的很不完整的概念。地球科学所面临的最基

    1987年01期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 南部静冈—鱼川地沟带的碰撞现象

    松田时彦 ,白桦

    <正>近百年来,日本静冈—鱼川地沟带在日本列岛中央部位所占的地形与地质上的不连续、横断火山带、弯曲的地质构造等一系列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的深刻注意,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有伊豆弧对日本列岛的移动产生障碍作用的认识(Naumann),以及伊豆弧插入到本州岛里面去的认识(江原真伍)。70年代以来,根据板块构造观点,认为南部

    1987年01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超镁铁岩所反映的海岭之下的上地幔性质

    小沢一仁,孟宪国

    <正>曾经被认为非常均质的海岭玄武岩实际上是很不均质的,其主要原因是上地幔的不均质性以及羽状地幔流的存在。然而,由于海岭玄武岩是在上地幔形成后经历了复杂过程喷发的,所以仅靠海岭玄武岩本身很难确定它在地幔中的变化过程是其不均质性的原因。自1947年利用RV Atlantis号进行海底采样以来,主要在大西洋中央海岭、印度洋中央海岭等地区发现了大量的超镁铁岩(以橄榄岩为主),从而知道了超镁铁岩在洋底广泛存在

    1987年0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钙钛矿型硅酸盐的热膨胀及地幔分层

    E·Knittle ,李正峰

    位于地下670公里深处的地震不连续带是上、下地幔的分界面,其压强为24GPa,温度为2—3千K。在这样的条件下,上地幔的主要矿物——橄榄石〔(Mg、Fe)_2SiO_4〕、辉石〔(Mg、Fe)SiO_3〕和石榴石〔(Mg、Fe、Ca)_3Al_2Si_2O_2〕将转变为斜方畸变的具钙钛矿结构的〔(Mg、Fe)SiO_3〕矿物或以钙钛矿为主的矿物组合。由于钙钛矿型的硅酸盐至少在70GPa压力下还是稳定的,因而它被认为是下地幔(或许是整个地球)中最主要的矿物。尽管钙钛矿型的硅酸盐很重要,但直到1976年才被发现,而且由于合成这种矿物所需的压力和温度条件很难达到,所以对其物理性质还不甚了解。例如,钙钛矿热膨胀系数对下地幔可能存在的成分模式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最近我们合成了足够量的钙钛矿型的(Mg_0.9,Fe_0.1)SiO_2以便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在温度达840K时的无压热膨胀。在高温下测得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4×10~(-6)K~(-1)。这么大的热膨胀系数表明:根据土地幔组分(如地幔岩或石榴石橄榄岩,Mg值≈0.89)的标准模式求得的无压密度,要比推断的下地幔在无压条件下的密度低大纣2%。这一结果显示:上地幔与下地幔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这与地幔热对流的分层模式是一致的。

    1987年0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铁—镍硫尖晶石的晶体化学

    David ,J.Vaughan ,柴钢

    用合成和天然样品对硫尖晶石序列硫镍矿(Ni_3S_4)—紫硫镍矿(FeNi_2S_4)—胶黄铁矿(Fe_3S_4),特别是其中间组分〔“紫硫镍矿”(Fe,Ni)_3S_4〕的晶体化学和矿物性质进行了研究。在Ni_3S_4—FeNi_2S_4序列中,随着Fe含量增加,其热稳定性增大,晶胞参数a近似呈线性减小,反射率增大(波长为859nm时,反射谱线则表现出更复杂的变化。当成分在Fe_0.25Ni_2.75S_4—FeNi_2S_4之间时,其穆斯堡尔谱基本由双峰组成,同质异能位移和四极分裂值皆很小,并且前者还随Fe的增加而减小(0.23~0.35mm/sec)。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八面体位中Fe~(2+)处于低自旋状态所致。对谱线的进一步考察表明,在四面体中可能有铁存在(~18%)。这些数据与以前提出的硫尖晶石成键模型相吻合。虽然对天然样品的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从Ni_3S_4到Fe_3S_4,存在有完全固溶体,但成键模型表明,如果Fe含量超过FeNi_2S_4组分,则会变为亚稳相。这种可能的亚稳组分的形成和对成分相应于Fe_3S_4、贫硫达1—2%的紫硫镍矿的观察,以及与紫硫镍矿有关的低温相的不确定性,都可解释为是由于紫硫镍矿为原生矿物(镍黄铁矿)的变生矿物所致。因此,这种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形成,反应机制和动力学因素起着决定作用。

    1987年01期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岩浆流体的阶段沸腾证据

    D.A.Scherkenbach ,杨海明

    <正>在墨西哥索罗拉Cumobabi铜-钼矿区内,有5个中心手指状,钾化强烈的矿化角砾岩,另有30个无矿化的角砾岩常具纲云母化和电气石化。矿化在辉石角岩化和钾化之后发生,第一阶段产出辉钼矿-黄铁矿-石英组合,石英中含有丰富的原生包裹休;第二阶段是黄铜矿、黝铜矿交代黄铁矿。岩浆

    1987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近岸海洋沉积物中黄铁矿对于砷的捕获作用

    Nelson ,Belzile ,陈树正

    本文提出了在加拿大Laurentian海槽中低价氧化沉积物的成岩阶段中有黄铁矿生成的证据。与盐沼沉积物中的黄铁矿生成作用相比,这种黄铁矿生成作用进行得很缓慢。原因可能是由于硫酸盐的还原速率较小。在圣劳伦斯沉积物中测得硫酸盐还原速率为2—2nmol/cm~3/天。我们观察到,砷和黄铁矿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表明元素砷是被Fe/As比为1000的黄铁矿捕获在其晶格中。在铁和砷的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考虑砷和黄铁矿这一伴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1987年01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软弱砂岩的工程地质习性和分类

    潘别桐

    国内外对于软岩的划分有不同意见。大部分工程地质人员把单轴抗压强度大于0.5MPa、小于20MPa的地质材料称为软岩。但是,对于具体分类指标和界限还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本文以砂岩为例,讨论了软岩的工程地质习性与微观结构关系,进而提出了软岩的分类指标界限和分类系统。

    1987年01期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的新证据

    J.Pastor ,秦长兴

    <正>尼日利亚大部分锡石采自冲积及残积矿床。这些矿床中的锡石米白侏罗纪碱性环状杂岩体(为较年轻的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花岗岩。而不到总产量5%的锡釆自前寒武基底杂岩中的伟晶岩。基底杂

    1987年0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火山活动

    毛恒年

    <正>苏联科学工作者现在根据地震能够准确地预测火山活动。苏联利学院远东科学中心火山研究所的科学家,已对勘察加区的火山活动进行了短期预测。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震源物理室主任Genna-

    1987年0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不同起源的地下水

    D·E·怀特 ,沈照理

    1986年8月8日至17日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举行了水—岩相互作用第五次国际学术会议。本文是美国著名地下热水地球化学者D.E.怀特在会上的报告。要区别深部地下水的成因类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水文地质学基础理论问题之一,亦是从事成岩、成矿及构造作用研究的地质学者关注的基本地质问题之一。本文反映了当前对地下水成因类型研究的成就,文中列举了作者总结的鉴别地下水成因类型的16条特证标志,给人启迪,值得参考。

    1987年01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热液条件下压力对矿石矿物溶解度的影响

    J.J.Hemley ,秦长兴

    <正>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了铁、锌及铅的硫化物在氯化物溶液中溶解度的实验研究。实验中pH是用石英二长岩加白云母的硅酸盐组合控制的,fs_2和fo_2则用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组合控制。实验表明,影响贱金属浓度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氯化物总浓度和压力。正如所预料的那样,高温及高氯

    1987年01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前景广阔的非金属矿物资源

    古阶祥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非金属矿工业发展的过程,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起,非金属矿工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到八十年代初期,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其非金属矿物原料的产值己超过金属矿物原料产值的2—3倍。近年来,一批如沸石、硅灰石、海泡石、凹凸棒石、膨润土、硅藻土、蓝晶石、珍珠岩等矿种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传统的非金属矿种,如金刚石、石墨、叶腊石、重晶石、萤石等也开拓了许多新用途。因此,非金属矿工业是一个潜力极大,前途广阔的工业。

    1987年01期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 我国数学地质界的一次盛大集会——第三届全国数学地质学术会议简介

    魏民

    <正>第三届全国数学地质学术会议于1986年11月24日至30日在湖北宜昌市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举行。这是自1981年第二届全国数学地质学术讨论会以来我国数学地质界最大的一次盛会。参加会议的代表计215人,分别来自地质、石油、冶金、有色、煤炭、化工、核工业等部门以及中科院和大专院

    1987年01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西南太平洋铁锰壳内的贵金属

    B.R.Bolton ,石其光

    关于海洋铁锰物质内贵金属的丰度、分布和成因知道得很少,但是,例如银和金元素与地壳平均丰度比较,常富集于铁锰结核内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与地壳丰度相比,银在结核内的富集系数界于50—100之间,并发现金的富集系数为100—1000;我们了解在Fe-Mn壳内尚无银和金此种相似的数据,尽管Halbach等人对太平洋中心区地壳内铂的富集作过描述。其他区域贵金属的重要富集,可能达到经济价值的是在如东太平洋海隆和红海与活动扩张中心伴生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中。文中所述位于西南太平洋弧后铁锰壳内银和金的异常的产出类型,据我们所知是第一次报道。

    1987年01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我国Ⅱ型金刚石资源亟待开发

    郭文祥

    <正>金刚石素有“硬度之王”和“宝石之王"的美称。实际上金刚石主要是由元素C结晶而成的矿物,其中发现了六十多种杂质元素。尽管这些杂质元素在金刚石中的含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其在影响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方面却非同小可。杂质元素不仅使金刚石呈现不同的颜色,同时也影响金刚石的其它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透光性等。

    1987年01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澳大利亚发现南极恐龙化石

    白桦

    <正>在澳大利亚南端维多利亚州的海岸悬崖上,维多利亚博物馆的T·里奇博士等人发现了105百万年前的大小与鸡差不多的鸟脚类恐龙化石和小袋鼠样的二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化石。发现地点在当时位于更向南约4000km的南极附近,此后由于板块运动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1987年01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安大略赫姆洛金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研究

    Eion ,M.Cameron ,周群辉

    安大略省马拉松附近的赫姆洛金矿床是现今北美最大的金矿之一。矿床呈层状产于太古代变质火山沉积岩中,主矿带由黄铁绢云片岩和块状重晶石组成。赫姆洛西部其它重晶石产地虽有发现,但北美太古界产出层状重晶石还是首次报道。矿床大量富集Au、Mo、Sb、Hg、Tl和V,碳酸盐缺乏。因变形、变质作用的影响,至今未能确定矿床成因。矿床钻孔剖面中Au品位与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相关。这一事实以及具同位素分馏的硫化物与硫酸盐共生,表明金与黄铁矿、重晶石是同时沉淀的。剖面间硫同位素和硫矿物的不对称分布连续,以及赫姆洛矿区与其西部地区重晶石中同位素组成的相似性都与同生沉积矿床的模式相吻合。硫矿物的形成有两种可能,一是来自有限盆地的外生硫酸盐在某个地热系统中部分还原形成贫~34S的硫化物;其二,硫酸盐和硫化物都是岩浆热液成因的。硫酸盐和具同位素分馏的硫化物在太古代岩石中均属罕见,但在太古代大型金矿床中却异乎寻常地或一或同时出现。因此,含有硫酸盐,并在氧化态、还原态硫之间能发生同位素分馏的这样一种适当的高fo_2值的热液可能利于金的溶解、迁移、沉淀。

    1987年01期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 一种新的波痕类型——涡流波痕

    沈锡昌

    <正>笔者在研究现代沉积时,在我国舟山群岛的现代海滨沙滩上发现了一种前人未曾报道的新波痕类型,实录了其形态,分析了其成因,取名为涡流波痕。涡流波痕形态奇特,若干列波痕呈放射状排列;单列波痕中段呈弧形前凸。将沉积构造与水动力相联系是国际上尚处于研究早期的沉积动力学的主要内容。流体动力学中有一种水质点绕轴作旋转

    1987年01期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美国内华达州科木矿区含金-银石英脉及与其有关火山岩中的铊

    P·J·马沙 ,M·爱克拉莫定 ,张家春

    对内华达科木矿区含金银石英脉和火山岩计92个样品做了Au、Ag、Tl、Rb、K和Sr分析,并得K/Tl、K/Rb、Ba/Tl,Tl/Sr和Rb/Sr等一系列数据。Au和Ag的浓度从未蚀变安山岩到蚀变安山岩至含Au-Ag石英脉随Tl/Sr和Rb/Sr比值升高而增大,但K/Tl,K/Rb和Ba/Tl的比值降低。Tl、Rb和K之间的上述关系,表明矿化岩石中三者的富集程度依次降低。本项研究获得的数据,表明Tl含量和Ba/Tl及K/Tl比值在圈定与火山岩有关的贵金属脉状矿床时,可作为有用的勘查工具,同时表明,由于在自然界中Au-Ag分布的不均匀性,它们的富集度的变化范围很大。

    1987年01期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蛇绿岩与海洋底变质作用

    坂野升平 ,石冢英男 ,白桦

    <正>从日本的蛇绿岩看,一般都是经过变质的,但这种蛇绿岩若从世界范围来看反而是例外。纽芬兰和亚洲的阿曼的蛇绿岩以变质而闻名,然而它们却是与海洋地壳同时逆冲上来的下部超基性岩变成蛇绿岩的上部,这一过程中以固体为热源的接触变质作用,而一般情况蛇绿岩似乎并未全部遭受变质。

    1987年01期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重视从尾矿和矿渣中回收金的研究

    郭贤才

    我国黄金生产的回收率,一般只有50%左右。在尾矿、低品位矿石或矿渣中仍留有一半黄金。随着技术的进步,过去认为无开采价值的低品位金矿、选矿尾矿、过采区中的金矿、金银和有色金属矿渣等,有的就变得有价值。南非、美国、澳大利亚、苏联、巴西、津巴布韦等国家,对含金的尾矿炉渣等都重新开发,经济效益很好。我国对这几方面的开发潜力也很大,可利用资源丰富,目前处于刚开发起步阶段。并己获得明显的收益。本文对这几方面的开发利用现状、提金工艺等,作简要介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从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出发,为各方致富、搞活提供信息,启迪思路。

    1987年01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美国Powderhorn碳酸盐岩型钍、钛、铁、铌、稀土元素矿床

    徐国风

    <正>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Gunnison郡铁山Powderhorn寒武纪碱性杂岩体不仅以其成因独特。岩石矿物丰富多采闻名于世,而且也以其矿床规模宏伟,多种矿产资源能综合利用著称。此深源岩浆成因的超基性岩系列碳酸盐岩杂岩体展布面积超过五十平方公里,由辉岩、辉石黄长石岩、霓霞岩、霞石正长岩、辉石—正长岩、碳酸岩和磁铁矿-钛铁矿-钙钛矿分凝物等组成。这些岩石的生成年代顺序由老到新依次为辉岩。磁铁矿-钛铁 矿-钙钛

    1987年01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板块构造与层控矿床

    池三川

    一切成矿作用均离不开沉积、岩浆、变质、构造变形等各种地质作用,而它们又取决于板块相互运动的性质和状况。如何将新兴的板块构造学说和层控矿床理论紧密结合和相互渗透,应用板块构造的特点来探讨层控矿床的分布规律,这将是当今和以后的地质学研究的极为重要的课题。

    1987年01期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黄铁矿成矿作用在地史上的演化

    А.П.Пронин ,隗合明

    <正>无论黄铁矿的成矿作用如何不同,它可发生于从早太古代至今的地球整个有史时期。黄铁矿矿体的形成同火山作用、侵入岩浆作用及沉积作用密切有关,因此地球的发展规律会明显地影响黄铁矿在时间上的演化。黄铁矿矿化在全球均有分布并且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掘国外资料报道,现在约有800个黄铁矿矿床正在开采,而且在世界金属开采中的作用仍在增长。所有这些使我们认为;黄铣矿的成矿作用是解决地史上戎矿作用演化问题的关键。

    1987年01期 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 Nd同位素在研究岩石矿石成因方面的应用

    李志昌

    应用Nd同位素研究岩石矿石成因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应用参数∈_(Nd)(T)、∈_(nd)(O)和Nd模式年龄以及Nd-Sr、Nd-Pd等同位素之间的相关关系。Sm-Nd同位素系统的稳定性比Rb-Sr、U-Pb等强,在研究成因问题上具有显著的优越性。Nd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地幔组成是不均匀的,现代大洋亏损地幔是在经历了逐渐亏损过程后而发展到今天这种亏损程度。在20亿年前大陆壳不断地从地幔中分出,呈连续式增长,20—10亿年间地壳增长基本停止,而到10亿年后,于各造山运动期间又有新地壳从地幔中分出。在火山岩、花岗岩、超镁铁质岩等不同类型岩石中,∈_(nd)—∈_(sr)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变化,应用这种关系能够具体研究成岩成矿物质的来源、壳幔组分的比例。根据Nd-Sr之间相关性变化提出的壳幔混合作用模式能够解释同位素数据,目前仍在发展完善过程中。

    1987年01期 12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 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国地质大学

    <正>1987年元月26日下午,地矿部领导同志与北京地质教育中心一百多位正、副教授欢聚一堂,迎新春,庆佳节。地矿部部长朱训说,在新的一年中,地质院校要加强艰苦奋斗,献身

    1987年01期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新的测试分析技术——电子显微分析方法概述

    陈敬中

    <正>继光学显微镜、X射线分析方法之后,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岩矿测试手段。这种方法主要包括: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简称电子探针分析)以及X射线能谱分析等。

    1987年01期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天然湿岩浆熔体结构的计算

    马鸿文

    本文在前人有关合成和天然硅酸盐干岩浆体系熔体结构的研究基础上,综合了H_2O、CO_2、F和S在岩浆中结构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天然湿岩浆熔体结构的计算方案。将该法应用于火成岩的实际研究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岩浆作用的物理化学问题。

    1987年01期 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显微拉曼光谱仪在分析和鉴定薄片矿物中的应用

    H·麦奥 ,杨思学

    显微拉曼光谱仪是研究薄片中矿物的有用工具。这种技术作为分析微粒矿物的姑构探针的优点已为研究SiO_2和MgSiO_3的同质多象所证实。用拉曼显微探针在原位鉴定了Coconino砂岩薄片中氧化硅的三种同质多象——石英、柯石英和玻璃,还获得了采自同一岩石的斯石英的拉曼光谱。结果表明:冲击作用形成的斯石英是具有金红石结构的高压氧化硅相。MgSiO_3的三种同质多象原顽火辉石、顽火辉石和斜顽辉石的拉曼谱揭示出其结构相似于辉石类链状结构,但空间群不同。每一实例的特征拉曼光谱能用作物相及其定向的“指纹”鉴定。

    1987年01期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根据矿物中的包裹体测定岩浆熔融体中挥发组分的含量

    莫耀支

    <正>了解岩浆熔融体中挥发组分的含量,无论是对于岩理学,还是对于热液成矿作用理论,无疑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众所周知,水和二氧化碳是岩浆熔融体中主要的挥发组分。迄今为止,已经积累了它们在不同成分的岩浆熔融体中溶解度方面的大量实验资料。资料表明,挥发组分的溶解度及压力,随熔融体的温度和成分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许多人曾对岩浆熔融体中水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作过粗略的测定。但是,有关挥发组分在天然岩浆岩中的具体含量的

    1987年01期 151-154+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测定地下水年龄的最新方法——~(30)C1法

    刘存富

    本文介绍了用~(36)Cl法测定地下水年龄的最新方法,概述了~(36)Cl的起源、~(36)Cl的分布特征及其计时原理,~(36)Cl计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987年01期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A·里特曼火山相稳定矿物电算程序

    余建中

    <正>A·里特曼创立的计算火成岩稳定矿物组合新系统,受到国际上同行的替遍重视和肯定。但是,由于该方法的计算系统远比已有的其他计算方法复杂,手算耗时大,且易出差错,从而影响了这一方法的推广使用。为了提高里特曼法的计算效率,笔者于1985年在S—09多终端微处理机上田Basic语言编制了A·更特曼火成岩稳定矿物组合的电算程序,并为生产与科研处理了一批岩石化学成分数据。最近又根据用户要求。为节省内存,对程序中长石诺模图作了进一步优化,现将火山相部分作一报道,以便该方法在功能和内存较小的微机上推广。

    1987年01期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国际地学会议消息

    金志云

    <正>1987年1月6—8日“渗滤作用的现代运用及发展”国际大会地点:夏威夷主持单位:AGU及夏威夷大学(Manoa)1月6—9日“陨石及早期太阳系”讨论会美国Tucson,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球物理及行星物理研究所

    1987年01期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第三届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学术讨论会

    李舜贤 ,孙静均

    <正>1986年10月21—26日在杭州市召开了全国第三届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学术讨论会,有来自全国省、市、自治区373名代表参加,大会宣读论文23篇,小会交流论文185篇。这届学术会较前两届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均有较大的进展。研究课题涉及地质学方面的有:食

    1987年01期 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第四次国际金伯利岩会议简介

    金振民

    <正>第四次国际金伯利岩会议(4thIKC)于1986年8月11日—15日在澳大利亚的佩思市(Perth)举行。有18个国家、约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提交了156篇论文。我国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7篇论文。本次会议由D·M·Boyd教授主持。会议的中心说题是讨论金伯利岩及其有关的岩石。所提交的论文题目

    1987年01期 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