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2023, v.42;No.209(02) 1-1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河南板厂铜钼多金属矿床钻孔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mary halo in boreholes and prospecting prediction of the Banchang Cu-Mo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Henan Province

姚娟,张霄旭,卢声媛,陈磊,秦雷

摘要(Abstract):

板厂铜钼多金属矿区处于秦岭造山带东段的北秦岭褶皱带内,位于区域深大断裂朱阳关—夏馆断裂带中段,为河南省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铜矿床。为增储开展了预查、普查工作,先后投入2.36万m的钻探工作量,将板厂铜矿带的找矿深度延伸了近千米,主矿体最大厚度达285.95 m。通过系统采集板厂铜钼多金属矿床220~76勘探线共23个钻孔的岩矿样品,初步分析了矿床原生晕的分布特征,重点对施工钻孔最多的172勘探线开展了典型构造流体运移通道的解剖研究,印证流体运移成矿具有前铜后钼的分带特征,并采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方法建立了矿区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为Sb-As-Pb-Bi-Zn-Ag-Sn-Cu-W-Au-Mo,总结了矿床异常元素的分带规律,结合172勘探线矿体空间展布情况,进一步建立4个分带指数作为评价隐伏矿体空间位置的指标,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在172典型勘探线研究的基础上,全区钻孔原生晕并结合CSAMT剖面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地质、物探和化探综合分析,预测成矿母岩(燕山期花岗斑岩)赋存位置,认为深部存在可能比目前主矿体规模更大的矿体,圈定了找矿预测靶区,为后期深部及外围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KeyWords): 板厂铜钼多金属矿床;钻孔原生晕;分带规律;CSAMT法;找矿预测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自然资源科研项目([2019]-373-1);;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豫国土资函[2012]80;豫国土资函[2014]3号;豫国土资函[2015]97号;豫国土资函[2016]46号)

作者(Author): 姚娟,张霄旭,卢声媛,陈磊,秦雷

DOI: 10.19509/j.cnki.dzkq.2022.026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