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2023, v.42;No.210(03) 142-15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四川盆地绵阳-长宁拉张槽中段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裂缝脉体特征及古流体活动过程
Fracture vein characteristics and paleofluid activities in the Lower Cambrian Qiongzhusi shale in the central portion of the Mianyang-Changning intracratonic Sag, Sichuan Basin

陈丽清,吴娟,何一凡,蒋前前,吴伟,罗超,杜国正

摘要(Abstract):

四川盆地绵阳-长宁拉张槽及周缘沉积了巨厚的筇竹寺组黑色页岩,是未来深层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以拉张槽中段及周缘筇竹寺组富有机质页岩裂缝脉体中赋存的古流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和薄片观察了裂缝脉体的发育特征,通过碳氧同位素测试分析了古流体的来源及成因,利用盆地数值模拟恢复了地层压力演化过程,进而探讨了筇竹寺组页岩气的保存条件。结果显示:绵阳-长宁拉张槽内的GS17井和拉张槽东侧的MX9井筇竹寺组页岩裂缝脉体相对不发育,拉张槽西侧W201井发育多组顺层缝和高角度裂缝,被早期方解石和晚期鞍状白云石、重晶石、石英等矿物充填;碳氧同位素结果表明成脉流体与热液和有机质脱羧作用有关;拉张槽内及东侧高石梯-磨溪地区筇竹寺组由于原油裂解发育强超压并保存至今,而拉张槽西侧的威远构造虽然也曾经发育过超压,但在晚期构造运动中发生了泄压作用。相较于拉张槽内和高石梯-磨溪地区,威远地区筇竹寺组页岩气的晚期保存条件相对苛刻,需要重点关注局部超压发育区。

关键词(KeyWords): 拉张槽;筇竹寺组;页岩气;裂缝脉体;地层压力;古流体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02134);;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18JY0437)

作者(Author): 陈丽清,吴娟,何一凡,蒋前前,吴伟,罗超,杜国正

DOI: 10.19509/j.cnki.dzkq.tb2022058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