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2023, v.42;No.209(02) 178-18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基于CT扫描技术的低渗油藏水敏效应后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Using CT scanning technology to investigate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rocks after water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胡心玲,雷浩

摘要(Abstract):

为了研究水敏效应对低渗油藏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将CT在线扫描技术和岩心驱替实验相结合,开展了低渗油藏不同渗透率岩心水敏性评价实验,对水敏过程中孔、喉半径分布特征、配位数、孔隙变化特征、物性参数变化及对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绘制了水敏前后极限注采井距对比图版。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率降低,水敏效应对孔隙、喉道伤害程度越大、平均孔喉配位数减少越多。两者共同作用是造成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水敏效应对储层喉道伤害程度远大于对孔隙伤害程度;水敏效应造成黏土膨胀、颗粒运移几乎发生在所有孔隙中,但对岩心整体孔隙结构和分布特征影响不大。通过极限注采井距可知,水敏效应造成新沟嘴组低渗油藏极限注采井距减少了153 m,需要通过加密井来调整注采井距,改善注水波及范围。该研究结果对长期注水的水敏性低渗储层开发调整具有现场指导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CT扫描;低透油藏;水敏效应;微观孔隙结构;储层伤害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新沟嘴组低渗透敏感性储层开发关键技术”(P20069-5)

作者(Author): 胡心玲,雷浩

DOI: 10.19509/j.cnki.dzkq.2022.009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