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2023, v.42;No.209(02) 327-33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DNAPL场地污染通量升尺度预测的敏感性分析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upscaling prediction of the mass flux at DNAPL contaminated sites

宋美钰,施小清,康学远,吴吉春

摘要(Abstract):

重非水相液体(DNAPL)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评估DNAPL污染场地的环境风险,常采用升尺度模型推估DNAPL污染源区溶解相的质量通量(溶解通量)。由于升尺度模型中的参数较多,调查成本较高,因此需筛选模型中的关键参数,指导实际污染场地设计合理的观测数据采集方案。首先对升尺度模型中6个参数(地下水平均流速q、标准化浓度C_0/C~(eq)、离散状DNAPL质量比例GF_0、初始时刻离散状DNAPL贡献的通量比例f_g、拟合参数β_1及β_2)开展全局敏感性分析,识别其中关键参数,进而采用局部敏感性分析定量化关键参数的变化对通量预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数q、C_0/C~(eq)、GF_0和f_g对通量预测有较大影响。q和C_0/C~(eq)在整个衰减过程中敏感性均相对较高,GF_0和f_g随着衰减过程的进行,敏感性不断增高,分别在衰减中后期和后期达到峰值;对于不同结构的污染源区,q或C_0/C~(eq)增大时,通量的增幅基本不变。随着污染源区中离散状DNAPL和池状DNAPL间的质量比例(GTP)增大,GF_0或f_g增大时,其对通量预测的影响不断增大或减小。因此在预测溶解通量时需将调查成本重点应用于q和C_0/C~(eq);在合理设计污染源区修复方案时,应重点调查GF_0;在预测污染源区寿命时,f_g为重要调查对象;对于所有结构的污染源区,q和C_0/C~(eq)均为重要调查对象,对于GTP较大的污染源区,应将调查成本重点应用于GF_0,对于GTP较小的污染源区,应重点调查f_g。

关键词(KeyWords): 重非水相液体;溶解通量;升尺度模型;全局敏感性分析;局部敏感性分析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800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157)

作者(Author): 宋美钰,施小清,康学远,吴吉春

DOI: 10.19509/j.cnki.dzkq.tb2022026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