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2023, v.42;No.209(02) 347-35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基于数字岩心技术的岩石孔渗特征研究:以海外J油田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为例
A study of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based on digital core technology:A case study of a porous carbonate reservoir in the overseas J Oilfield

赵华伟,廉培庆,易杰,段太忠,张文彪,刘彦锋

摘要(Abstract):

走向海外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但海外油气藏评价往往缺乏第一手岩心资料,使得储层孔隙结构和渗流规律认识不清,影响评价效果。以海外J油田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为例,应用数字岩心技术开展油气藏孔渗特征研究。(1)以不同流动单元的铸体薄片图像作为输入数据,经过中值滤波和阈值分割预处理后,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数值重构算法构建数字岩心;(2)分析孔喉分布、孔喉连通性、孔隙度特征;(3)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模拟方法开展单相和油水两相流动模拟,计算数字岩心的绝对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曲线。结果表明,构建的三维数字岩心能够刻画不同流动单元孔隙型碳酸盐岩的孔喉半径分布及孔喉连通程度的差异化特征。数字岩心孔隙度与铸体薄片孔隙度吻合度高,数字岩心渗透率与真实岩心渗透率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且符合真实岩心所属的流动单元。油水两相稳态流动模拟计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体现了不同流动单元的两相渗流能力差异,可作为数值模拟输入条件,以及估算油藏采收率。数字岩心分析与物理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为岩心资料稀缺条件下油气藏表征和渗流特征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对油气藏精细描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KeyWords): 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数字岩心;孔隙结构;岩石物理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A项目子课题(XDA140102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P20077kxjgz)

作者(Author): 赵华伟,廉培庆,易杰,段太忠,张文彪,刘彦锋

DOI: 10.19509/j.cnki.dzkq.tb202105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