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2014, v.33;No.156(03) 78-8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扬子北缘中二叠统孤峰组不同岩性孔隙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Por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Lithologies and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Middle Permian Gufe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 Margin of Yangtze

梁西文,吴勘,马强分,冯庆来,喻建新

摘要(Abstract):

孔隙是页岩层系是否具有生烃能力、储气能力和开采价值的主要标志。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鄂西建始扬子北缘中二叠统孤峰组硅质页岩、泥质灰岩和碳质页岩3类岩石采取二次电子模式扫描,发现并分析了5大类9小类孔隙,即①絮凝作用孔隙;②有机质化石孔;③有机质碎片沥青孔;④黄铁矿粒间孔;⑤矿物颗粒晶间孔;⑥微型通道;⑦微裂缝;⑧钙质化石孔;⑨碎屑与围岩之间孔。研究表明,硅质页岩中发育较多的黄铁矿微球粒以及絮凝结构,有机质孔隙从纳米级至微米级;泥质灰岩中以矿物质孔隙为主,微裂缝比较发育,脆性矿物多;碳质页岩中存在大量蜂窝状孔洞和广泛分布的微裂缝,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质纳米孔。碳质页岩与传统储层孔隙特征具有很大差异,是页岩气勘探最为有利的岩层。

关键词(KeyWords): 孤峰组;页岩气;孔隙;空间分布;资源评价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24);;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220796);;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GBL11302)

作者(Author): 梁西文,吴勘,马强分,冯庆来,喻建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