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2023, v.42;No.209(02) 146-15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古地貌恢复及其对重力流沉积砂体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为例
Paleogeomorph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its control on gravity flow sand bodies:A case study of the Chang 7_3 submember of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

杨哲翰,刘江艳,吕奇奇,罗顺社,周新平,李士祥,张严,张孝国

摘要(Abstract):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沉积体系和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受湖盆底部形态控制明显,不同地区砂体类型、成因及空间展布各异。根据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运用印模法与沉积学方法精确地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的古地貌,并对微古地貌单元进行精细刻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古地貌对盆地延长组长7_3亚段沉积体系和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长7_3期古地貌整体呈东缓西陡的不对称坳陷形态,明确了研究区发育高地、坡折带、湖底深洼(凹)、湖底平原、湖底古隆、湖底古脊和古沟道7个微古地貌单元。研究区延长组长7_3亚段重力流沉积体系受古地貌控制较明显,从湖盆边缘至湖盆中心依次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沟道型重力流沉积、半深湖-深湖沉积,从坡折带至湖盆中央,重力流沉积类型逐渐从砂质碎屑流沉积转换为浊流沉积。古地貌形态控制着研究区延长组长7_3亚段重力流砂体的整体展布,而高地、坡折带及古沟道等微古地貌单元则进一步控制重力流砂体的物源方向、成因类型、运输方向、横向连通性及展布形态等。

关键词(KeyWords): 古地貌;重力流沉积;砂体展布特征;延长组长7_3亚段;鄂尔多斯盆地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2170;41672099)

作者(Author): 杨哲翰,刘江艳,吕奇奇,罗顺社,周新平,李士祥,张严,张孝国

DOI: 10.19509/j.cnki.dzkq.tb2022002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