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2023, v.42;No.210(03) 250-26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典型地球化学与水文地质特征对污染物自然衰减影响研究进展
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influence of typical geochem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natural attenuation of pollutants

赵萌,姜永海,冯帆,贾永锋,廉新颖,尚长健,臧永歌

摘要(Abstract):

监测自然衰减技术(MNA)作为污染场地有效的风险防控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应用的核心是确定污染物衰减能力及效率。而其衰减能力及效率会受到污染物本身特性,以及场地典型地球化学、水文地质条件等固有特征影响,明确场地固有性质对污染物自然衰减的影响对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具有更为重要的实际意义。以场地典型地球化学特征与水文地质特征为重点,阐述了两者对地下水中污染物自然衰减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沉积物有机质和矿物组成等典型地球化学特征控制污染物的吸附络合行为,同时参与电子传递过程从而影响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及化学转化过程;水文地质条件方面,含水层岩性及结构特征会导致渗透性、吸附解吸能力有所差异,从而影响污染物的自然衰减能力,地下水流速控制污染物对流弥散作用,同时影响污染物从沉积物固相向地下水的溶解释放以及生物降解动力学过程。总体上,由于有机质、矿物、微生物组分的复杂性,加之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均质性,场地固有性质对污染物自然衰减的影响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要通过长期的场地监测,识别污染物衰减的时空动态规律,深化对场地典型地球化学、水文地质条件与污染物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

关键词(KeyWords): 自然衰减;污染物;有机质;矿物组成;水文地质;微生物降解;地球化学特征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806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7178)

作者(Author): 赵萌,姜永海,冯帆,贾永锋,廉新颖,尚长健,臧永歌

DOI: 10.19509/j.cnki.dzkq.tb2022025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