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2023, v.42;No.208(01) 89-11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东昆仑东段中-晚三叠世区域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Middle-Late Triassic regional-scale magmatic-hydrothermal metallogenic system i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East Kunlun

井国正,王晓云,张志强,何俊江,张里斌,王凤林,刘颜,石文杰,谭俊

摘要(Abstract):

东昆仑成矿带在早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形成了一系列脉状金矿床、脉状银铅锌矿床、斑岩型铜钼矿床和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但这些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尚不清楚。东昆仑东段以其多样的矿床类型为这一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在总结归纳东昆仑东段主要类型矿床时空分布和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各类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构造背景及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探讨它们之间的成因联系。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东段各类矿床主要形成于中-晚三叠世(240~220 Ma),均是东昆仑古特提斯陆陆碰撞及后碰撞伸展作用的产物。此外,区内及外围东昆北地体中的各类矿床均具有相似的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且与该时期广泛发育的深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型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不同类型的矿化可能是该岩浆-热液系统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巴颜喀拉板块深俯冲及板块断离诱发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及随后的大规模岩浆-流体活动,富含金属挥发分的岩浆热液与上地壳的岩石和流体发生交代和流体混合,最终形成区内巨型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基于该成矿系统,东昆仑东段具有寻找多类型共生矿床的潜力。

关键词(KeyWords): 金矿床;斑岩-矽卡岩型;成因联系;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找矿方向;东昆仑东段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青海省东昆仑东段金银多金属成矿系列研究与关键勘查技术应用示范项目(青色地[2021]34号)

作者(Author): 井国正,王晓云,张志强,何俊江,张里斌,王凤林,刘颜,石文杰,谭俊

DOI: 10.19509/j.cnki.dzkq.2022.02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