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2023, v.42;No.208(01) 398-40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北京新航城地区地面沉降演化规律及多源监测方法对比研究
Evolution of land subsidence and comparative study on multi-source monitoring methods in New Airlines City of Beijing

刘贺,罗勇,雷坤超,崔文君,齐鸣欢,赵龙,孔祥如

摘要(Abstract):

为查明北京新航城地区地面沉降演化规律,结合基岩标-分层标和水准测量对新航城地区地面沉降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不同监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评价。研究发现:(1)近十年新航城地区浅部地层中沉降量和沉降比例越来越小,沉降比例由2009年67.62%下降到2019年19.69%,而中部地层和深部地层则随着时间沉降量和沉降比例越来越大,中部地层沉降比例由2009年21.39%增加到2019年35.83%,深部地层沉降比例则由2009年10.99%增加到2019年44.48%;浅部地层含水层水位呈现周期性往复变化,中部和深部地层含水层在周期性变化中持续下降,地层在水位周期性往复变化中持续压缩。(2)根据历年水准测量和地下水动态监测成果,研究区自北向南累计沉降量逐渐减小。地面沉降和地下水位数据拟合后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性随着水位降幅的增大,相关性也随之增大,二者成正相关。(3)基岩标—分层标静力水准测量系统与人工水准测量系统对同一监测点和不同深度数据互校后的误差值非常接近,符合正态分布规律,不同深度的监测数据相关系数为0.993 6;对比2种方法各有优势与不足,应根据实际情况,多方面获取沉降信息与数据,满足地区级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KeyWords): 北京新航城;地面沉降;监测方法;演化规律;基岩标-分层标;水准测量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B050380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2042)

作者(Author): 刘贺,罗勇,雷坤超,崔文君,齐鸣欢,赵龙,孔祥如

DOI: 10.19509/j.cnki.dzkq.tb2021045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