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2023, v.42;No.208(01) 311-323+34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三段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定量模拟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of the densification process of sandstone reservoir in the Xu 3 Member of Xujiahe Formation in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 Sichuan Basin

常宇,刘明洁,张庄,叶素娟,杨映涛,伍玲,张玲,南红丽,谭秀成,曾伟,连承波

摘要(Abstract):

为了明确川西坳陷须三段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定量恢复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综合利用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包裹体等资料,对须三段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成岩作用与孔隙度演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层埋藏史和热演化史研究,基于效应模拟原则,即不对具体成岩作用进行模拟,而是通过地质参数来模拟各种成岩作用的综合叠加结果,从而建立须三段砂岩孔隙度演化数学模型,明确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须三段主要发育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砂岩经历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且一直存在于砂岩储层演化过程中;溶蚀作用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且只出现在特定的60~120℃温度窗口。基于对现今砂岩孔隙度与深度关系的观察,明确砂岩先后经历了压实、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以及溶蚀后的压实、胶结作用。因此,可将孔隙度演化划分为正常压实与胶结阶段、溶蚀增孔阶段和溶蚀后正常压实与胶结3个阶段。此外,将孔隙度演化分解为孔隙度减小模型和孔隙度增大模型,这2种模型在孔隙度演化的3个阶段分别叠加,可得到模拟孔隙度演化的三段式分段函数模型,进而实现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过程模拟。通过应用该模型对典型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过程的模拟表明,川西坳陷须三段因压实作用和早期胶结作用影响,具有早期致密的特点。

关键词(KeyWords):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效应模拟;孔隙度演化;须三段;川西坳陷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15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600752);;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P20061-3)

作者(Author): 常宇,刘明洁,张庄,叶素娟,杨映涛,伍玲,张玲,南红丽,谭秀成,曾伟,连承波

DOI: 10.19509/j.cnki.dzkq.2022.017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