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情报

  • 金属矿床成因及其地质模式研究现状

    刘湘培

    本刊约请部分专家撰写了参加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收获和感想.这些信息对于地质工作者无疑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本栏共有九个题目:1.金属矿床成因及其地质模式研究现状;2.矿床分布模式及作为大构造标志研究的新进展;3.有关煤矿床的专题总结;4.油气勘探的新领域:5.关于沉积盆地的分类:6.前寒武纪结晶地壳研究的新动向;7.有关矿物学的几个专题讨论会介绍:8.从应用地学与基础研究看水文地质学的现状与趋势;9.海洋地质学的新动向.

    1990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矿床分布模式及作为大构造标志研究的新进展

    裴荣富

    <正>28届国际地质大会在矿产资源学科中提出的“矿床分布模式及其成因意义”和“矿床作为大构造标志”两个导向性的专题是当代研究区域成矿的重要方向.矿床分布模式(disfribution model)系指区域矿床分布的时、空规律,即指在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在成因上有一定联系的矿床组及其数量和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展布规律,这种规律有助于系统地认识矿床由来和发展,提高成矿预测的预见性.根据矿床分布模式专题20的篇论文,可归纳为6种分布模式:一、巨型和超巨型矿床的分布模式

    1990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有关煤矿床部分的专题总结

    王在霞,刘焕杰,王双明

    <正>在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煤矿床资源问题划分成两个专题组,分别在两个会场进行论文宣读和学术讨论.其中泥炭和煤专题组共有论文45篇,煤地质学专题组共有论文10篇.这55篇论文在学术须域上涉及的面比较广泛,可归纳为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泥炭的形成环境和地质学的研究当前将今论古的比较沉积学研究仍是煤地质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因此,本次大会对泥炭沉积方面的研究论文较多.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如C.A.Palmer等提交的温带与热带某些泥炭形成环境的地质学研究;A.D.Cohen提交的巴拿马西北部Changuinola泥炭矿床的研究等.Palmer研究了不同气候带的泥炭沉积:①属寒冷温带的美国缅因州和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冰封地带;②美国缅因州海岸外,大西洋中的一个属温带海洋性气侯的岛屿;③沿暖和温带

    1990年0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王庭斌

    <正>油气是国际二十八届地质大会最引人注目的矿产资源,仅有半天的大会发言中就有一篇探讨未来油气资源的前景.在专题报告会中,每天都有石油地质学科专题.由于人们普遍关注油气资源的前景:此次大会组织了两次专题报告会,探讨当前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使我们看到了当前世界油气勘探中的重大成果、新动向与新的技术思路.一、近几年来的重大成果之一——委内瑞拉东北部山前逆掩推覆带中找到了大型的丰富的油气.委内瑞拉尔北部是一个以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通过近几年的详细工作,进一步查明了地质待证.它是一个推覆的褶皱带和一个深的前陆盆地在渐新世一中新世碰撞形成的.它包括了以隐蔽的逆冲断层为主的各类背科,储集层是山几个高能沉积环境的砂体拼接起来的,它

    1990年02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关于沉积盆地的分类

    翟光明

    <正>参加沉积盆地的分类和构造地层演化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中国、美国、苏联、法国、秘鲁、意大利、波兰以及印度等学者,基本包括世界各国有名望的地质学家以及在此领域中工作做得较多并享有一定的盛誉的学者.例如美国的Klemme、Picha,苏联的Xaйн和Бoгданов.值得提出的是这次构造地层盆地的分类不仅从理论上,更结合油气生成和运移聚集的概念进行分类,走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我国的一篇著作、美国的两篇著作和苏联哈因的一篇著作.目前大多数的学者都在从沉积盆地的分类找寻一种经验规律以示明和油气生成、富集的一种内在联系和规律,并获得一些进展.

    1990年02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前寒武结晶地壳研究的新动向

    孙大中

    <正>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学术报告中,有一个大栏目——“结晶地壳的时间与空间”.其中包括20个专题,与前寒武结晶地壳有关的问题约占1/2.当前国际上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的研究相当重视,其原因在于:前寒武地壳研究被认为是解决大陆地质最基本的支柱之一,是了解深部地质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当前全球找超大型矿床的主要阵地之一.当前的研究趋向仍然是以元古活动带为重点,并以此为基础与太古地质进行对比.总主题是研究前寒武地壳的生长和大陆的聚合与分解的过程.这次大会的论文反映出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的研究是全方位的,是具有当代水平的.主要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1990年02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有关矿物学方面的几个专题讨论会介绍

    林传易,张惠芬

    <正>在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共举行了有关矿物学内容的专题学术讨论会11个,即1.应用矿物学——从显微到宏观的Fe和Mn生物成矿作用;2.矿物谱和热力学:3.流体包裹体;4.矿物物理;5.高压矿物学;6.同步辐射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7.矿物反应动力学;8.矿<正>物微结构:9.矿物学;10.碱性岩和碳酸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11.陨石、小行星、慧星和宇宙尘.现对其中几个进展较快、水平较高的专题讨论作一简要介绍.一、同步辐射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由于具有高强度、宽的能量范围和极佳的准直性,同步辐射(SR)在许多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1990年02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从应用地学与基础研究看水文地质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施德鸿

    <正>一九八九年度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组织者,为了突出当前地球科学跨学科渗透的特点,突破以往按专业分组的惯例,独具匠心,在学术上划分了十四个方面,近二百个主题,内容包罗万象,反映了80年代后期世界地学研究的前沿动向,引导了地质科学的新潮流.水文地质学被包容到了许多学术问题中去,“渗透”到了地质学的各个方面.下面大致按应用地学与基础研究两大范畴.谈谈自己对当前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的认识.一、应用地学方面1. 水资源管理是应用地学中环境问题的首要问题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界性面临的危机之一.地下水长期超采以及某种程度上使用不当造成的水质恶化和水量枯竭,不仅使供水有难以为继之虑,也对环境产生严重威胁.水资源管理

    1990年02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海洋地质学的新动向

    喻普之

    <正>和1972年加拿大蒙特利尔24届国际地质大会以来的历次大会一样,海洋地质学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也占有显要的地位,展示了它自27届国际地质大会后四年,在世界各大海洋取得的许多重要成果.从本届大会有关海洋地质的内容与展览来看,海洋地质学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提高其资料的精度与可靠度,大量引进新技术,改善海洋调查与实验室的设备:另一是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互相配合解决全球地球科学中的某些关键问题.一、技术的发展海洋地质学的最大待点是透过水层来研究海底地壳,它的发展取决于技术的进步.有关报告的中心主题是世界资源与环境,其中法国著名的全球板块构造学家勒皮勒教授的报告“海洋:新技术试验的新领域”,十分强调了“海洋地球科学的发展依赖于新技术的发展与应

    1990年02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会议消息

    彭一民

    <正>第三届国际岩土力学现场测试学术讨论会(FMGM一91)《FMGM》是一个主要致力于研究现场测试仪器设备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挪威岩土工程学院(NGI)将安排本届会议(FMGM—91)于1991年9月在挪威奥斯陆召开.为期三天的会议将集中讨论有关野外现场测试的下列问题:1.仪器设备及测量技术;2.数据采集、处理及解释;3.以现场测试为手段在求解问题时的应用.预期要参加会议的作者请提交一个不超过300字的英文摘要,列出论文的大纲以及认为在讨论中可以获益的主要观点.论文必需归入上述议题之一.下列建议及关键词可作为选定课题.准备论文的参考,但其它的有关题目也表示欢迎:1.仪器设备及测量技术:岩土工

    1990年02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构造学向何处去? (Lev Zoncnshain的初步看法)

    刘少峰

    这是国际构造学委员会Lev Zonenshain写给国际构造委员会秘书Paul Hancock的一封信,提出“构造学向何处去?”这一重大问题,信中包合构造学领域一系列重大前沿课题,内涵深远.Paul Hancock将该信转发给各位委员征求意见.一贯关怀并寄于厚望于本刊的我校名誉教授马杏垣将Lev Zonenshai和Paul Hancock的两封信寄交本刊,现全文译出以飨读者.

    1990年02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中国沉积盆地的分类和构造地层演变

    张广明,蒋明霞

    <正>中国的沟造格架和构造地层演变:中国是由不同构造期的褶皱带所分隔的陆块镶嵌结构所组成的.其中有些褶皱带可能是缝合带,因为在其中发现有洋壳的残留体、中国的主要缝合带是西伯利亚和华北陆块之间的中亚一蒙古海、华北和华南陆块之间的昆仑一秦岭海以及华南陆块和印度板块之间的特提斯海等占海洋关闭消亡的产物.

    1990年02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压力影成因机制的研究——以北京周口店压力影构造为例

    彭少梅

    压力影是一种能够提供大量递进变形住信息的微构造.本文在北京周口店压力影构造的详细的显微分析和观察的基础上,利用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三种不同位态的压力影构造进行了计算机力学模拟.通过多次增量,在平面应变状态下计算压力影形成时应力和形变的分布特征,从而较为圆满地解决了压力影形成的三大问题:(1)影中矿物就位的空间:(2)影中矿物的物质来源:以及(3)压力影形成时核心矿物是否旋转.

    1990年02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 石英、钠长石、钙长石、方解石中的氧同位素分馏

    R.N.Clayton ,J.R.Goldsmith ,T.K.Mayeda ,干国梁

    <正>在t≥600℃的温度条件下,通过硅酸盐和方解石之间的无水交换,用实验测定了石英、钠长石、钙长石、方解石中的乎衡氧同位素分馏.这些体系中的氧同位素交换就象硅酸盐和水之间的交换那么快.分馏系数可概括为的△Q-Cc=×0.8310~6/t~2;△Ab-Cc=-0.57×10~6/t~2;△An-Cc=-1.59×10~6/t~2.从这些方程式很容易得到硅酸盐矿物对的分馏系数。将这些结果与热液实验所得到

    1990年02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当今岩石圈研究中的一些主要成就与新动向

    孙友华,膝红渊

    本文基于近年来高速电子计算机在地球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和岩石圈结构与性质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岩石圈结构的变异、性质及其在地球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文中讨论了:1.数值计算与反演理论的发展;2.大陆岩石圈研究中的地震反射成就;3.岩石圈的物理与力学性质;4.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

    1990年02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湖北崇阳发现中—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黄定华

    <正>1989年初,湖北南隆崇阳县路口镇青年农民尧平衡在该镇厢所村烧灰采石时掘得动物牙化石20余块,经地矿部502所(宣昌地矿所)雷奕振副研究员鉴定确认为中华犀(Rhinocerossinensis owen),所见残片均为同一个体的遗骨.中华犀属中国南方广泛分布于更新世的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此次发现是鄂南地区历史上第二次发现此动物群分子.牙化石产于顺层发育之二叠系下统栖霞灰岩中的垂直溶洞内,混于洞内充填的上更新统下部松散黄土层中(黄土暗色,含较多铁锰氧化物).孢粉组合中所含的木本植物花粉以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类型为主,而蕨类孢子则以潮湿环境下的种属为主,两者综合,则当时的气侯当属温暖湿润阶段.据此并结合该处黄土层的成

    1990年0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结构光性矿物学》简介

    施倪承

    <正>叶大年教授的专著《结构光性矿物学》是他二三十年来孜孜不倦地研究矿物晶体结构与光学性质关系方面一系列重要成果的全面总结.作者的研究不仅将拉尔森等人开创的光性矿物学推进到了光性与晶体结构、原子结构的新阶段,而且提供了许多精确定量的定律、原理和方法.无论从实验数据积累及理论意义这两方面来看,本书在光性矿物学研究历史上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本书共七章,其中第一章为基本知识简介.二、三、四章讨论了折射率与矿物成分、密度、原子结构及晶体结构的关系,这三章的内容是全书的重点章节,也是作者二十多年来研究成果最多的领域,作者全面地介绍了折射度的概念、格拉斯顿一代尔定律、洛仑茨一洛仑兹定律及阿仑折射度定律.运用上述定律,在已知成分和密度的情况下,一般可以计算矿物

    1990年02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岩浆—成矿作用—板块构造——八十年代火成岩研究新进展

    邓晋福

    本文介绍几个有关矿床板块构造的分类,较详细地叙述Pitcher的花岗岩类型与构造环境的模型,以及Burnham的长英质岩浆作用晚期过程的模型.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目标之一是研究深部成矿作用,深部可看作是成矿作用的一个巨大的大自然实验室.

    1990年02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 变形对变质作用压力-温度径迹的影响

    C.Page Chamberlain ,李江海

    以褶皱和逆冲断层为主构造区的压力-温度(P-T)径迹可能是复杂的,在一个变质带内可能变化很大.P—T径迹的复杂变化,是由于褶皱作用和逆冲作用造成的热水平对流、变形期间及变形后发生的热传导,以及褶皱和逆冲断层内相对短时间的热驰豫所造成的.在褶皱区,可以观察到背斜与邻近向斜具有不同的P-T径迹,背斜内是冷却径迹,而向科内是加热径迹,这些不同P—T径迹是由于变形期间发生等温线的褶皱作用,变形后又发生等温线验豫所造成的.在多期变形褶皱区,非共轴褶皱作用造成变形带短距离(<15km)内复杂的P-T径迹,这是因为在每个褶皱作用事件中,重复发生等温线的褶皱作用以及驰豫过程.在逆冲断层为主的构造区,大型逆冲席体的P一T径迹之间存在差异,因为在变形期间从较热的逆掩席体向较冷的下盘发生热传递.逆冲作用期间的热传递引起上盘冷却,下盘加热.在发育多重逆冲席体的地区,P-T径迹可能是复杂的,它将取决于逆冲席体间的热传递速率与逆冲断层发育的相对同步性.本文讨论的褶皱和逆冲断层地区所观察到的P一T径迹,记录了10~5~10~6年的相对短时间间隔.由于小尺度的热扰动会引起矿物平衡,在一个变质带的短距离内,P-T径迹可能变化很大.因此,将P-T径迹用于恢复构造历史之前,必须进行构造及岩石学的双重研究.

    1990年02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变质矿床的主岩原始特征

    D.J.SCHEEPERS ,D.H.CORNELL ,余金杰

    <正>沉积变质矿床的成因模式取决于对含矿围岩原始类型的认识.当人们根据矿物共生组合来分析变质作用的条件和构造背景时,经济岩石学家还必须研究母岩岩性的演变这一重要问题.这项工作目的就是建立一种实在的、客观的、具普通性的准则,用以推导各种样品岩石的原岩性质.我们根据对南非Namaqua-Netal构造内产在强烈变形闪岩一变粒岩级别岩石中的1500百万年块状硫化物矿床研究的经验.建立了这样的准则.除Co_2和H_2O对变化外,假设变质作用为等化学体系.原岩岩性分类中也包括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

    1990年02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斜长石振荡环带成因的动力学模型

    王江海,吴金平

    作者根据斜长石结晶生长过程的非平衡与非线性特征,熔体聚合模型和正规溶法模型,提出了斜长石振荡环带成因的动力学模型:f=1/(1+β(1-x~3/x~3)(e~(-w/rt)~(1-2f))该模型的数值模拟表明:当W/RT<-2时,上述方程有三重态;由此模型并结会斜长石表面成分的质量平衡方程就能较合理地解释振荡环带的成因.而且,此模型可以推广到二组分硅酸盐固溶体矿物中振荡环带的情形.

    1990年02期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层状矿床的转变

    Y.I.DEMIN ,V.V.POPOV ,G.F.YAKOVLEV ,余金杰

    <正>在调查层状矿床时,最重要的任务是确定变质作用对合矿建造的影响.苏联对不同地区层状硫化物矿床作了这方面的工作.硫化物矿石的变化过程,既可造成矿体的贫化,也可能使其富集.在重晶石-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变质过程中,矿石贫化非常明显.在Rudnyi Altai(Altai地区含有矿石)大型矿床的基性岩墙和次火山流纹岩的接触带上,部分重晶石变成了钡长石.如果巨大花岗岩大面积侵入的内接触带受到了高温的变质溶液的影响,那么含重晶石的矿石发生一种基本蚀变作用.重晶石与低温硅酸盐反应生成了钡冰长石-钡长石系列的矿物.在这一过程中,高温含

    1990年0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古海平面变化研究的过去与现状

    杨瑞东,傅锟

    古海平面变化研究可分两个阶段. 早期(17世纪—1950年):以收集资料为主,并提出了海平面变化是由于地壳运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引起;同时冰川作用与海平面升降关系理论已趋成熟.现代(1950年至今),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1.海平面升降原因及机理;先后提出并完善了冰川说、板块(洋脊增生)说、黄道面变化和地球绕银河系中心运转的周期变化说等.2.海平面变化的旋回性划分及各级旋回的大小确定.3.海平面变化旋回的同时性以及它在地层对比方面的应用.4.各地史时期海平面变化的旋回性研究.5.海平面变化与成矿关系.

    1990年02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我们对全球构造了解程度如何

    T.TANIMOTO ,樊光明

    <正>最近五六年,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主要归功于高质量的地震数据资料.利用地球体波、面波和自由振动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弄清了不同深度上的三维空间构造.然而,任何构造研究手段,其分辨率都因探测构造所利用的波的波长而受到限制.在这方面,比如,通过体波获得的模式,其尺度同由面波或自由振动得到的平均尺度不同,其结果应该更为精细.然而,常常发现各种结果的解释,好象对地球三维空间的地震速率给了点值估计.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评述了每种类型资料如何向我们提供地球构造的信息,对其分辨率和误差又应作何种解释.

    1990年02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环境的地球化学勘查及其应用

    陈玉明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有其独到的特点.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利用地球化学勘查的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对比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与常规的环境监测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研究自然污染、人为污染、农业问题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地球化学勘查的方法和理论可以扩展和深化环境问题的研究,同时也开拓了地球化学勘查的一个新领域——环境地球化学勘查.

    1990年02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世界上有多少古生物学家

    徐桂荣

    <正>世界古生物学会最近出版的“世界古生物学家名录”(Rex A.Doescher,1989)回答了这个问题.根据在73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已收人“名录”的共有7456人.拥有古生物学家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和苏联;其次是西德、法国、英国、日本、波兰和加拿大等(都在200人以上).各国的古生物学家一般分布在四类不同的单位:(1)地质矿产开发部门和经济实体部门;(2)大学;(3)科研单位;(4)自然博物馆.有些国家的古失物学家主要集中在(l)和(3)类单位,如我国、苏联和波兰等;而另一些国家略有不同,其相当多的古生物学家分布在(2)和(4)类单位,如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当然在(1)类单位也有相当大的比例.

    1990年02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地壳究竟在哪里

    Don.L .Anderson ,杨开辉

    <正>矿物学资料与比较行星学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新假说一绝大部分地壳可能被埋在地幔深处.地球科学家早就猜想,在太阳系的星球中,我们星球的地质特征是独特的.在跨入行星探索时代的今天,比较行星学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这个猜想.行星间相似性和差异性为我们提供了尚待发展的、关于行星(包括地球)起源与演化的普遍性理论的原始资料.我们已经知道,现存的一套关于地球的理论、规律和修正并来提供其他行星具体结构的约束条件.与其进一步修正这些“规律”,不如现在开始新的计划——即使这意味着放弃那些为绝大多数地球科学家“信”以为真的信条和假设.

    1990年02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岩浆岩体含矿性评价的某些常量元素标志

    曾键年

    在岩浆岩中占绝对优势的常量元素,是岩浆作用的主导因素,这些元素在岩浆中制约着呈微量组分的成矿元素的分散或富集.文中列举并分析、总结了AI、K、Na等元素对成矿作用的控制机理,通过实例指出这些常量元素可构成也许是有重要意义的岩浆岩含矿性评价的地球化学准则.

    1990年02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1:5万区调中遥感方法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正>“1:5万区调中遥感方法技术研究”是地矿部“七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第十六项第一子项——1:5万区调中遥感物化探应用和方法研究”中的第Ⅱ课题,该课题下设两个专题.这两个专题自1986年开展工作以来,进行了近4年的研究.分别于去冬今春提交了专题研究报告,1990年4月16~17日由项目主持单位地矿部勘查技术司和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聘请有关专家对这两项研究成果进行了评审.并一致通过验收.经过评委们反复讨论切磋和认真审查评议,一致认为上述两个专题,攻关目标明确、具体,技术思路正确、合理,研究内容针对性强,紧紧抓住了1:5万区调中遥感应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在方法、技术上有所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果.

    1990年02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地压带的形成机制及地压气资源前景

    陈荣书

    地压带是具明显异常高的地层压力带.地压是生压机制和限制流体流动机制的函数.由于地压带具有特定的温压条件,溶解在其中的地压气除分子溶液外,还可呈游离相或弥散相,因此,大大提高了地压气的溶解度.只要有合适的气源和储层条件,地压气的开发具有良好的远景.

    1990年02期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 应用阴极发光技术对白云鄂博碳酸岩成因的探讨

    宋志敏,朱中一

    根据阴极发光测试所得结果,岩浆成因和沉积成因的碳酸岩在阴极发光特征上有很大差异.沉积成因的碳酸盐岩阴极发光强,颜色鲜艳,为桔红—桔黄色:岩浆成因的碳酸岩阴极发光弱,颜色暗或不发光,一般为黑褐色.阴极发光测试结果,与野外观察及室内其它测试手段如碳氧同位素分析、电镜、包体测温、稀土元素等到试结果吻合.应用阴极发光手段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可作为区分碳酸盐岩与碳酸岩的辅助手段之一.

    1990年02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有关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信息

    蒋明霞

    <正>最近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组织委员会发出1号通知,决定大会将在1992年8月24日至9月3日在日本故都京都国际会议大厦举行.与28届地质大会相似,这次大会也包括学术报告、成果展览、系列讲座和地质旅行等内容.学术报告包括专题学术报告A、B、C,学术报告Ⅰ和学术报告Ⅱ.学术报告Ⅱ是跨学科的,学术报告Ⅱ为单学科.专题学术报告A 地球的历史并着重岛弧的演化,分下列6个组:Al.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和地球的演化;A2.地球的早期历史:大陆、海洋和大气圈的形成;A3.地幔和地核的动力学和演化;A4.洋壳和陆壳的演化;A5.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的演化:A6.生命的起源和生物圈的演化.

    1990年02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意大利新生代火山及火山岩——访意大利地质考查报告

    邱家骧

    本文为笔者对意大利新生代火山及火山岩的考查报告.其中包括火山及火山岩的时空分布规律、构造环境及成因机理和索马-维苏威火山的研究现状;也包括庞培等城的湮埋、毁灭,索发塔拉的破火口,西拉皮臭的古卖鱼场等.

    1990年02期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加纳的金矿

    孙培基

    <正>笔者随地矿部考察团去非洲考察,了解到加纳的金矿地质及开发情况,特作简要介绍如下.加纳开发黄金历史悠久,在本世纪前就以“黄金海岸”闻名于世,其塔库瓦金矿带是世界重要的金矿带,但本世纪以来由于经营不善,产量下降,渐为人们所遗忘.1961年以来加纳政府建立国家黄金公司开发金矿,1984年组建矿业委员会,制定矿业法,大力引进外资,使加纳黄金生产有了生机,在加纳形成了第三次黄金热潮.加纳地处非洲地盾区,前寒武纪绿岩发育,区内有6条北东向大断裂,后期岩浆活动为金的富集成矿创造了良好条件.据了解,加纳有20个金矿山,50个金矿远景区,400多个矿化点.了解加纳地质及开发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1990年02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