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那朗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GEOCHEMICAL FEATURES OF NALANG GRANITIC BODY IN NORTHERN TIBET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
路彦明,张玉杰,刘桂阁,尹伟
摘要(Abstract):
藏北冈底斯地体北缘中段的那朗花岗岩体以前被认为是一个大岩基,实际调查表明,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岩体,可分为两期多个岩石单元,Rb-Sr同位素年龄表明其成岩时代为燕山晚期。岩石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研究表明,两期岩石的成岩环境不同,早期壳幔混源型形成于火山弧环境,并受同碰撞环境的影响;晚期壳源型形成于同碰撞环境。对比那朗、班戈等岩体,认为班公湖—怒江板块结合带代表了中特提斯洋壳的消亡地带,冈底斯地体是从冈瓦纳古大陆裂解出的微地块。
关键词(KeyWords): 花岗岩体;地球化学;构造环境;板块结合带;藏北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金矿资源评价"(199910200245)
作者(Author): 路彦明,张玉杰,刘桂阁,尹伟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吕庆田,姜权,马开义,等.青藏高原中部岩石圈结构变形及地球动力学模式的天然地震学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8,23(3):242-248.
- [2] 孔祥儒,王谦身,熊绍柏.青藏高原西部综合地球物理剖面和岩石圈结构与动力学[J].科学通报,1999,44(12):1257-1265.
- [3] 高锐,李廷栋,吴功建.青藏高原岩石圈演化与地球动力学过程[J].地质论评,1988,44(4):389-394.
- [4] 邓万明,孙宏娟.青藏北部板内火山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原区特征[J].地学前缘,1998,5(4):307-315.
- [5]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 [6] 杜光树,马孝良,陈福忠,等.西藏金矿地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 [7] 邹光富.班公湖—怒江断裂带东段的构造特征等[J].西藏地质,1996,(2):77-83
- [8] 李光明,冯孝良,黄志英,等.西藏冈底斯构造带中段多岛弧—盆系及其演化[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0,20(4):38-46.
- [9] 王洁民,雍永源,李永灿.西藏班戈花岗岩成因、构造环境及其含锡性[J].地质论评,1994,40(2):173-182.
- [10]赵振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