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伯利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GEOCHEMICAL PROPERTY OF KIMBERLITE ISOTOPE IN SHANDONG
朱源,毛志海
摘要(Abstract):
本文对山东省蒙阴地区金伯利岩及金刚石,分别就sm-Nd、Rb-sr、C、O等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山东金伯利岩与世界其它地区一些金伯利岩中产出的金刚石,其δ~(13)C值完全一致,并认为金刚石的碳来源于上地幔,金刚石的的生长是不连续的。通过对金伯利岩Sm、Nd、Rb、Sr等的研究认为,山东金伯利岩来源于富集型上地幔,且有向亏损型上地幔转换的趋势;山东金伯利岩的岩石类型复杂多样,除金伯利岩自身原因外,另一原因是金伯利岩在上侵过程中与壳层岩石发生了同位素的强烈交代混染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朱源,毛志海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R.H.米切尔,金伯利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述评),《国外矿床地质》,1988年,第2期,第9~40页
- [2]G.福尔,《同位素地质学原理》,地质出版社,1982年
- [3]A.H.布朗洛,《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1987年
- [4]张理刚,《稳定同位素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金属活化热液成矿作用与找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 [5]H.O.A.梅耶,金刚石成因——一种地幔说,《国外地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8期
- [6]李志昌,Nd同位素在研究岩石矿物成因方面的应用,《地质科技情报》,1987年,第6卷,第1期,第123~135页
- [7]陈锦石、陈事正,《碳同位素地质学概论》,地质出版社,1983年
- [8]李俊华、夏德兴,《同位素年龄计算手册》,原子能出版社,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