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顶油藏油气界面稳定性条件研究Stability Condition of Oil-Gas Contact of Oil-Rim Reservoir
张安刚;范子菲;宋珩;李堪运;李翠平;
摘要(Abstract):
油气界面的不规则移动是气顶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气窜、气顶油侵等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准确识别油气界面移动的稳定性条件,对于制定气顶油藏的开发技术对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具有一定地层倾角的均质气顶油藏,假设油气界面呈水平直线移动,从油气两相的基本渗流规律出发,推导出了油气界面稳定移动以及保持静止不动时的渗流力学条件,并建立了气顶与油环合理产量的匹配关系。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计算得到的油气界面的移动状况符合油藏生产实际,可为油气藏未来工作制度的制定提供方向。此外还可以得出:随着油区原油产量的增加,油气界面静止不动时的油气界面夹角不断增大,且无限接近于90°;相同原油产量条件下,油气界面静止不动时的油气界面夹角与原油黏度、地层倾角成正相关,与两相调和平均渗透率成负相关。
关键词(KeyWords): 油气界面;稳定性;油质点;气质点;渗流速度;气顶油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专项“哈萨克斯坦碳酸盐岩油气藏气顶和油环协同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2011E-2504)
作者(Author): 张安刚;范子菲;宋珩;李堪运;李翠平;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赵伦,赵晓亮,宋珩,等.凝析气顶油藏气顶气窜研究:以让纳若尔F北油藏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17(4):77-79.
- [2]赵晓亮,廖新维,赵伦,等.一种新的计算油气界面移动距离的方法[J].天然气工业,2010,30(1):59-60.
- [3]张安刚,范子菲,郭双生,等.异常高压凝析气顶油藏地质储量计算模型[J].地质科技情报,2014,33(4):165-168.
- [4]曾明,周琦,冷风,等.气顶砂岩油藏油气界面移动状况判断[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26(2):60-66.
- [5]张晓玲,赵晓亮,闫庆芳.凝析气顶油藏气窜量计算方法[J].科技导报,2009,27(4):28-30.
- [6]喻莲,赵文琪,陈礼,等.凝析气顶油藏复杂气窜问题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3,20(4):110-112.
- [7]李晓平,杨桦.气水分界面稳定运动的渗流力学条件研究[J].钻采工艺,2001,24(3):39-40.
- [8]刘青年,王仁民,刘岩.边水气藏气水分界面(线)运动的稳定性[J].石油学报,1998,19(3):77-82.
- [9]李晓平,王会强.边水气藏气井合理生产压差及产量的确定[J].天然气工业,2008,28(7):85-86.
- [10]巴斯宁耶夫K C.地下流体力学[M].张永一,赵碧华,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210-212.
- [11]姜汉桥,姚军,姜瑞忠.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