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的可拓学方法在地下洞室围岩分类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Extenics Theory to Rock Quality of Underground Cavern Based on Set Pair Analysis
申艳军;徐光黎;张亚飞;朱可俊;
摘要(Abstract):
针对评价洞室围岩质量3种传统方法(RMR法、Q法、HC法),结合可拓学理论,建立各自围岩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模型中的评价因素予以分级,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其与围岩级别的关联度;然后利用集对分析法对各模型在综合评价中的关联因子予以确定,形成洞室围岩质量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西南某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围岩质量评价中,计算结果与现场评价结果较吻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将传统评价方法进行了有机结合,最大限度降低了各方法的缺陷性,可较好地反映洞室岩体的质量等级,对洞室围岩分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可拓学;围岩质量评价传统方法;集对分析法;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52)
作者(Author): 申艳军;徐光黎;张亚飞;朱可俊;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Bieniawski Z T.Engineering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M].New York:Wiley,1989.
- [2]Barton N,Lien R,Lunde J.Engineering classification of rock masses for the design of tunnel support[J].Rock Mech.,1974,6(4):183-236.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87-2006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 [4]蔡文.物元模型及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 [5]杨春燕,蔡文.可拓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 [6]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0,1-113.
- [7]王后裕,陈上明,言志信.地下工程动态设计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 [8]贾超,肖树芳,刘宁.可拓学理论在洞室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5):751-756.
- [9]康志强,冯夏庭,周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可拓学理论在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增刊2):3687-3693.
- [10]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5:113-119.
- [11]彭小勇,申艳军,陆亚平.基于可拓学的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模型及应用[J].建筑科学,2009,25(1):3687-3693.
- [12]左昌群,陈建平.基于可拓学理论的围岩分级方法在变质软岩隧道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7,26(3):75-78.
- [13]郑欣,许开立,周家红.基于集对分析的尾矿库安全评估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1(8):160-162.
- [14]谭跃进.系统工程原理[M].长沙:国防技术出版社,1999.